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先机(1 / 2)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袁熙之前也听到过关于糜芳的传言,说因为糜泰先前是糜家下人,糜芳因为面子,不想和其共事,所以到达倭奴国后就顺着群岛北上,之后就几乎没有消息再传来。

直到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海港出发的袁熙商队,走对马岛路线到达倭奴国后,在当地开展贸易打探消息时,袁熙才得知糜芳跑到了北海道一带落脚,还在当地建立了营地和海港。

起初袁熙还以为糜芳觉得倭奴国太穷,当地人太麻烦,所以北上白令海峡去美洲大陆了,毕竟自己离开的时候,曾经和糜芳提过大致的方向和路线,所以之后就没怎么再关注糜芳的消息。

如今再次从诸葛亮口中听到后,袁熙才得知糜芳竟然还在倭奴国,还和邪马台国起了冲突,不过若是和这最大的地头蛇起了冲突,只怕之后在那边也不好混了吧。

他想起糜贞如今在渔阳一带调遣朝鲜到倭奴国的海上商队,心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写信给她,让其提醒下糜芳?

随即袁熙就把这个念头抛诸脑后,糜贞既然有商队路线,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糜芳做的事情,大敌当前,自己还是不要掺和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他转向诸葛亮道:“曹操这一个月内必有动作。”

“而且他要是动起手来,后续的招数肯定会源源不断,到时候我们这边便会陷入被动。”

“所以我同意军师的看法,先发制人为上。”

“虽然准备并不充分,但曹操也是一样,军师以为,从哪里着手更好一些?”

诸葛亮指着地图上某处地方,说道:“这里。”

袁熙听了,哑然失笑道:“军师果然还是系细百姓啊,不过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动手,总比两个月到了汛期动手损失小得多。”

“何时出兵?”

诸葛亮毫不犹豫道:“越快越好。”

袁熙笑了起来,“好!”

“我现在就发信给青州边境,让先前隐藏待命的战船集结,立刻西进!”

当天晚上,易京城就派人发出急信,信使一路南下,经过河间渤海之间的通道,数日内就赶到了青州境内,然后在平原郡的黄河码头找到了袁熙军水军大营。

密信被送到鲁肃岸上,他拆开看完这封写着具体战略的长信,领会了袁熙想法后,当即站起身来去找蒋钦。

等蒋钦看完信,失声道:“收到信之日起,即可出兵?”

“战事还没有爆发,有些太急了吧?”

鲁肃说道:“这正符合主公的用兵习惯,出其不意,抢占先机。”

说道这里他顿了一下,蒋钦和他两人因为吴夫人的份上投靠了袁熙,但两人至今心里怪怪的,毕竟一年前两边还打生打死,如今袁熙却交给了他们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足见对两人的信任,这也有些太心大了吧?

鲁肃继续道:“若是等一个月后曹军掘河,咱们这船队便是形同虚设,想参与到战场也有心无力了。”

“现在突袭西进,虽然曹军最后还会选择掘河,但能将掘河地点尽量往西压缩,给下游造成的损失也小得多,毕竟泄洪区域扩大了。”

“这個举措虽然初期会给船队带来些损失,但挽救的百姓可能是数十倍之多,足见主公是关系百姓的。”

蒋钦默然,他最初投靠袁熙的时候,还是有些不情不愿,但他和鲁肃来到青州之后,却发现袁熙在当地的威望极高。

等两人详细了解了袁熙的做法,不由感叹,分地这种行为在江东那边是不可想象的,这种颠覆性的举动,只有大一统王朝才能做到,而对于正在打天下的诸侯来说,是极为敏感危险的,稍有不慎便会让地主士族离心离德,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这事偏偏让袁熙办成了,这说明袁熙有着超乎其他人的眼光和魄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说明袁熙阵营有着极强的执行能力。

鲁肃和蒋钦来青州训练水军时候就发现,袁熙军不仅军纪极严,而且上下官员办事效率很高,背后还有一套极为迅速的消息传递体系,加上改良数代的军器盔甲,战船器械,皆是远超江东。

两人了解过后,只能相对苦笑,晋军从各方面都碾压江东军,两边仿佛不是一个朝代的,江东能打赢就怪了。

鲁肃出声道:“公奕,不管怎么说,既然主公给了如此赏识我们,也没让我们去打江东,对面是曹军,这一战是难得能大展拳脚的机会。”

“就算报答不杀之恩也好,看在夫人情面上也好,咱们都要证明江淮人士,也不输于人。”

蒋钦听了,出声道:“我明白。”

他是寿春出身,而鲁肃是临淮人,两人严格说来都是豫州出身,是江淮出身而不是江东背景,这也是袁熙能够将水军交给他们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