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三百五十章 新阶级的出现(3 / 5)

作品:《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科举考试本來是萧明很看重的一件事,但现在他又改变主意了,社会急缺的各种人才还需社会解决,而提倡社会办学的安道全则是希望萧明多多的关注民间自主办学,毕竟这几年以杭州为例,民办学校的情况就越來越好了。

    加大投入力度,不仅仅是日昌隆和墨家的事情,现在很多大工厂的老板都遇到了人手缺乏的事情,工厂需要工人做工,但却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人,进场之后还需要实习和学徒,这对有着大量订单却完成不了的工厂來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

    而这一情况却在日昌隆和墨家的机器制造沒有出现过,他们一早就进行的学校教育和培训机制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題,学生和学员在毕业之后自然能够顺利的进入工厂之内做工,这些贫苦人家的子弟每个月的收入能赶上很多小买卖人一年的收入时,也就有更多的人涌到了学校要求学习了!

    这是萧明在入主日昌隆之后,进行的大办教育措施之后取得最好结果了,各个工厂主和老板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也纷纷有样学样,各种针对于工厂实际操作的短期的长期的培训班顿时开始兴起,这在短期之内就解决了用人问題。

    整个两浙路附近大多是这种现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两浙路除了商业发达之外,农民的土地现阶段已经被大量的兼并,本來粮食的产量并不高,所以也沒有人在意,除了一些经济作物之外,应该就属日昌隆的桑麻田和棉花田了。

    沒有了土地的农民开始向城市移动讨生活,而不是沦为地主的雇农,因为地主现在也少,这种情况跟广大的内陆和中原地区不一样,因为看到做工挣得钱可比辛苦劳作一年种地多得多,很多人自动放弃土地而进城做工,这是自主的选择,沒有人拦得住。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力储备,两浙路的各种工厂才如雨后春笋般的纷纷冒了出來,原來的手工业匠人的身份也成为了工厂内的匠人和不同等级的工匠,由于收入的增多,社会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