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野震动!(2 / 2)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请两位先生稍等片刻——”

便转身匆匆地进去禀报了。

不一会,就看到一位年轻的夫人,带着家中的仆人,亲自迎了出来。

“妾身吕氏,见过两位兄长,不知道两位兄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多多恕罪……”

见吕氏这番做派,王陵和雍齿不由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又不着痕迹地错开,快步迎上前去,躬身施礼。

“不敢有劳嫂夫人亲迎,我等来的仓促,没有提前通知,倒是我们两人失礼了……”

刘季虽然不在家,但王陵和刘季的关系向来还算不错,与吕雉也算是相识。雍齿本身就是沛县的豪族,与吕公一家也不陌生。

故而,此时相见,还真颇有些他乡遇故知的亲切。

吕雉与王陵和雍齿在府前寒暄了几句,当即把两人请到府上,又让人去后院叫来自家妹妹吕嬃前来见礼,亲自设宴款待。

……

就在王陵和雍齿前去刘季府上拜见的时候,熊心的车队,也终于抵达了宫门之前。等车队停下,曹参、熊心和范增等人愕然地发现,竟然有另外一支队伍,几乎与他们不分先后地停在了宫门之前。

这支队伍,虽然不如他们声势浩大,甚至看上去有些风尘仆仆,但站在他们对面,气势丝毫不落下风。

马上的玄甲锐士,每一个人都精气神满满,带着一股子肃杀之气。

正在熊心和范增疑惑不解,想要打听的时候,却看到身旁的内阁首辅曹参已经跳下马背,大笑着迎了上去。

“陈兄,想不到你也今日到了!”

陈平看着昔日的故人,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一丝真挚的笑意。

“曹兄,想不到今日能与你在此地相逢啊——”

说完两个人,忍不住再次把手大笑。

关于陈平的调令,曹参身为内阁首辅大臣,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他没想到,陈平来的如此之快,又如此低调罢了。

“这次回来,我们又能在皇太孙殿下麾下一起共事了……”

两人寒暄几句,曹参这才回过头来,拉着陈平给熊心和范增介绍。

“这位乃是河西郡守陈平陈大人,也是我的知交好友,昔日皇太孙殿下横扫漠北,收复河西的时候,就曾一起在皇太孙麾下共事……”

然后,又指着熊心和范增介绍道。

“江陵府总督熊心熊大人,大将军府左丞范增范大人……”

范增虽然一直负责着江陵府那边的舆论引导以及慈善堂的事务,但实际上,他的头衔却一直都是赵郢当初随口封的一个大将军府左丞。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头衔,让他在江陵府无往而不利。

不要南郡郡守汲慕这些人,就连熊心都恨不得把他给供起来,言必称先生,凡是范增提出来的建议,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过。

这大概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熊心跟陈平并没有什么交情,但此刻,听闻陈平乃是皇太孙麾下的老人,顿时肃然起敬,言辞间十分客气。

很快,宫里的内侍过来,通传,请几人进去。

几个人很默契地停下了寒暄,跟随着前来引来的内侍,拾级而上。

陈平还好,身为皇太孙麾下老人,自然心中有底,范增也颇为从容,知道那位皇太孙若想对自己不利,根本无需如此大费周章。

唯有熊心心中忐忑,不知道朝廷到底会怎么安置自己。

如今,他可是全然没有了退路。

然而,他这种担心,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皇太孙态度亲切,对他在江陵府的一系列表现,赞誉有加,甚至就连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处理朝政的始皇帝陛下,都特意拨冗接见了他这位故楚王孙。态度很是温和地勉励了几句,然后,又亲自在襄阳城中赐下一座占地极广的府邸,调拨了一批仆从侍卫,供其差遣。

特晋爵大上造,为谏议大夫,可谓是恩厚有加。

熊心感激涕零,当众拜谢。

身为皇太孙麾下最得力的臂助,陈平也得到了始皇帝的亲自接见,被亲封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乃是丞相的贰官,但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极重,哪怕是李斯这位左相,都不得不礼让三分。

一跃而成为大秦举足轻重的大臣。

陈平拜谢于地。

“臣敢不竭心尽力,以报陛下与殿下知遇之恩!”

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崛起,一跃而成为左相之下权力最重的贰官,都是因为皇太孙的缘故。

始皇帝笑着微微点头。

“善!”

至于范增,始皇帝并没有亲自接见,像这种小人物,还不足以入他的眼。不过赵郢并没有冷落他,充分肯定了他在江陵府的作为,并特意擢升他为皇太孙府詹事!

皇太孙府詹事丞,虽然说起来只是皇太孙府上的属官,但是这个官职却非比寻常,仅在皇太孙府詹事之下,协助皇太孙府上詹事,统领皇太孙府上百官,协理府中大小事务。

一旦皇太孙登基,这几乎就是一个实打实的九卿。

这个封赏,完全出乎了范增自己的意料之外!

他看着台阶上,笑容温和,一脸鼓励地看着自己的赵郢,不由心中五味杂陈,缓缓地拜倒于地。

“臣范增,拜谢殿下厚恩——”

赵郢笑着起身,亲手扶起范增的身形,语气诚恳地道。

“我大秦向来求贤若渴,先生有大才,孤岂有弃之不用,任由先生埋没于荒野的道理?以后,很多事物,还要劳烦先生不吝指教……”

当天中午,始皇帝和皇太孙在宫里大摆宴席,亲自接待赴京就职的熊心和陈平,新任皇太孙府詹事丞范增陪坐。

第二天下午,朝廷就正式公布了本次科举的主考官。

主考皇太孙赵郢。

文科主考右相冯去疾,副主考御史中丞陈平,谏议大夫熊心。

武举主考太尉缭,通武侯王翦,老将军蒙武。

顿时,朝野震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