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燃2003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十章 商业循环(4)(1 / 2)

作品:《重燃2003

‘你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玩物丧志的游戏机’

石广勇作为经济学院的院长,他对于市场的洞察力和经济现象的理解远超过常人。

然而,即便是他,在听到卿云将游戏机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时,也不禁感到一丝意外。

在他的传统观念中,游戏机更多是家庭娱乐消费的一部分,与科研和产业发展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游戏机,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娱乐的工具,其实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卿云继续说道,“游戏对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的要求极高,这直接推动了图形处理器(gpu)的发展。

而gpu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游戏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图形渲染能力,使得游戏画面更加逼真,体验更加丰富。

不仅如此,游戏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内存容量、存储速度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促使计算机硬件制造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性能更强、速度更快的硬件产品。可以说,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977年雅达利-2600推出,如现在你们看到的图片,并引发轰动,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家用游戏主机系统,到1992年停产时累计售出了3000万台。

游戏机之所以能在很长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单独的计算机种类在飞速发展,有赖于人们爱玩的天性,和越来越有趣且强互动的游戏体验。

由于游戏机的大规模销售,带来大量对芯片的需求,游戏软件也逐渐成为当时对芯片销售带动作用最大的应用。

在1977年,commodore,apple和tandy三家公司都在这一年发布了自己的商用个人电脑,個人电脑时代开始大规模的到来,如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commodore    pet    2001,apple    ii和tandy/radioshack    trs-80    model    1,其中apple    ii是最为成功的,到1993年停产时卖出了400万台。

不过现代意义的个人电脑的标准其实是艾比诶木奠定的。

它在1981年推出了艾比诶木5150个人电脑(俗称艾比诶木    pc),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开发的microsoft    basic,尽管在时间上落后上面三家公司,但是由于其出色的设计,销售额大大的超出了艾比诶木的预期。

光是在1983年,艾比诶木就售出了超过75万台pc,艾比诶木也几乎立即成为大多数微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主要目标。

1984年,艾比诶木在pc市场的收入达到40亿美元,是苹果的两倍多。

1985年《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阿美莉卡公司中有56%使用pc,而16%使用苹果,pc在今天也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第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应用软件,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市场,而且还极大的带动了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操作系统生态的繁荣。

到1985年后,微软在为艾比诶木开发了basic操作系统后,也继苹果公司之后,推出了图形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并在1990年推出microsoftoffice,并在此后快速拿下全球办公市场大约90%的份额。

office可以说是世界软件史上划时代的产品,而且长盛不衰几十年,也是微软公司可以和windows并列的最为标志性两个软件产品之一,微软到2022年累计从office软件获取的收入高达几千亿美元。

不仅是office这样的办公应用,微软也意识到,操作系统的竞争其实更多在于上层的应用软件生态是否繁荣。

而除了硬性的办公需求,以游戏为代表的休闲娱乐需求最为旺盛,因此微软开始下大力气优化windows的游戏性能。

1995年发布windows    95时,游戏性能和新开发工具介绍成为了发布会的高潮,比尔·盖茨直接出现在了系统画面中亲自说明,足以看出他对游戏的重视程度。其后越来越多的游戏在windows上运行。

同时微软在应用侧开发了ie浏览器,满足用户上网的需求,

多媒体同样是巨大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在电脑上听音乐和播放视频,微软也同样发展了相关的应用。

下游的办公,游戏,多媒体,上网等应用软件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需求。

而对这些应用软件的重视,软件生态的繁荣,使得微软的windows长期成为市场上占据统治的操作系统,也使得pc的份额远远的超过其他个人电脑,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不仅如此,软件应用的不断发展,又反向推动了硬件性能地提高,像游戏、剪辑、图形处理、3d建模等对芯片算力有极高要求的软件,直接推动了独立显卡的发展。”

云帝越来越找到前世在讲台上那种挥洒自如的状态了。

他在白板上又写下了个词语:

市场需求、科技进步。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要研讨的,是如何打造的是除了阿美莉卡之外的全球第二套ict技术(注:信息与通信技术)底座,包括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

但我觉得阿美莉卡的科技创新历史,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那就是重视下游市场需求的发掘和创造,建立起从技术供应到市场需求的商业循环。

我国的科技创新之所以改开之后有了巨大的进步,其实也和释放出下游的需求,逐渐建立起商业循环有关。

这个商业循环建立了,能极大地调动上游科技创新环节的积极性,包括资本的投入和高水平人才进入该行业,并且反哺到军用国防领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收入水平非常低,国内市场消费能力有限。

而当时欧美日市场则规模巨大,消费能力强,因此我国建立起出口导向性产业,将大量产品出口到市场广阔的欧美市场,不仅扩大了出口的数量,而且实现了产品的重新定价。

因为这些市场具备更强的购买力,同样的产品可以卖到更高的价格。

1999年时,我们的出口总额是1949亿美元,而去年这个数字是3256亿,今年1-8月是2988亿,全年突破4000亿美元实现对1999年翻翻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这些出口形成的利润是可以反哺国内产业发展的,这就是一个商业循环。

正如我现在做的,我用各种产品在市场上不停的圈钱,然后砸向软件开发硬件开发。

软件你们也看见了,因为有了税务软件、行业软件,我的电脑更好卖了,我的毛利很高,我能继续掏钱维持研发。

硬件短期确实看不到效果,但一旦我攻破一个,我的毛利就会更高。

我可以主动的挑起价格战,扩大我的市占率,不仅在国内,还可以走向国外。

你们别以为这不可能,我承认我刚开始的产品都是看起来上不得台面的低端产品。

但是!

各位前辈,国门之外不是只有欧美,不是只有新罗、樱花、狮城,什么亚洲四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