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朝鲜事,风波恶:靖难皇帝,朝世祖李瑈!(3 / 3)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问题是朝鲜北部多山,骑兵难以施展开,若用骑兵打山地战,等于送死。

而且,王越手中的骑兵,是辽宁军,是胡汉杂骑。

其中多为鞑靼兵,这些兵如今尚不通汉话,贸然放出去,这些人容易逃跑。

所以王越宁愿养着,也盘踞在朝鲜北部,不往前走,也不退回去。

朝鲜北部多山,骑兵施展不开,鞑靼兵想跑都跑不了,只能在王越手里,任王越施为。

王越一边汉化鞑靼兵,一边收容移民,一边观察朝鲜局势,一箭三雕。

“贵使,马上天气就转凉了。”

“还请贵使催促天兵,快些南下。”

“孤已经在汉城准备了酒宴、财货,只等天兵到达。”

这场会见,颇有几分不欢而散的意思。

罗绮和程信刚走,李瑈就在行宫里砸东西:“大明狼子野心,就是想看我朝鲜和女真火并,他好渔翁得利!”

大明使臣刚走,朝鲜重臣全都来了。

郑麟趾,在朝鲜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朝鲜文字,就是他主持创造的,而且,朝鲜的历史,也是他主持修撰的!

他更是朝鲜靖难第一功臣。

“陛下,大明的狼子野心,怕不是这点呀!”郑麟趾说的当然是汉话了。

朝鲜高层,说的都是汉话,读的是汉家经义,他们也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是汉人。

“还有什么?”李瑈一愣。

郑麟趾躬身道:“那程信声称,朝鲜创造文字、编纂史册,乃是大罪!”

李瑈一愣,这不是托词吗?

难道意有所指?

猛地,他想到了程信的一句话,囊括漠北之土。

“中原不会想囊括朝鲜吧?”这个想法,把李瑈自己都吓了一跳。

朝鲜这么烂,中原能看得上?

朝鲜为啥一直没被中原王朝囊括?

因为朝鲜自己摆烂啊,把自己搞得特别烂,中原王朝肯定不要啊。

二靠恭顺,朝鲜对天朝那真是恭顺得不要不要。

郑麟趾却道:“陛下,老臣认为可能性极大。”

“天朝皇帝自击溃夺门之变后,犹如换了个一人。”

“野心毕显,其治政举措,皆为国为民,大明再次昌盛起来。”

“本来这昌盛可能还要等几年,偏偏打崩鞑靼一战,可谓是震古烁今。”

“鞑靼之强,我朝鲜深有感触,女真部尚且被鞑靼压制呢,而女真在朝鲜肆意妄为,可见其兵之强。”

“而大明,竟一战打崩鞑靼,收鞑靼之兵,囊括鞑靼之地,并鞑靼之民为汉人。”

“其野心之强,犹如天朝太宗皇帝在世。”

郑麟趾更认为,自己是朝人,朝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字、历史,而不能永远屈尊于天朝之下。

所以,他对大明是非常防备的,处处都把大明往坏的方向想。

朝鲜君臣脸色瞬变。

靖难第二功臣韩确却嗤笑道:“囊括漠北之土有什么用?”

“太宗皇帝何其可怖,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囊括广袤土地。”

“但在宣宗皇帝之时,不照样丢弃了吗?”

“那些土地,比朝鲜土地还要贫瘠,要之何用?”

“何况,太宗皇帝对朝鲜可是很不错的。”

没错。

大明皇帝对朝鲜都很好,真的把朝鲜当成亲儿子养着。

朝鲜现在的版图,就是太宗皇帝确定的,其中还有一片土地,是太宗皇帝赐下的。

这份赐地,和韩确有着很大的关系。

“那你可看出来,天朝皇帝陛下的野心?”郑麟趾问他。

韩确却道:“是有野心,最多是消耗朝鲜和女真国力罢了,难不成真的吞并朝鲜?”

这话引起大殿哄笑。

若是朝鲜很富,确实没问题。

关键朝鲜穷啊,穷的还得靠大明爸爸接济呢,朝鲜不是不想投入爸爸怀抱,而是爸爸不要啊。

“你懂什么!”

郑麟趾叱骂:“我朝鲜乃一国,非大明之土!当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化!”

“而非像你那样,卖妹求荣!”

瞬间,韩确的脸色通红。

韩确的妹妹十分绝色,永乐朝,太宗皇帝派宦官来朝鲜采女,他使了钱才让妹妹选中,他护送妹妹去大明国都,献妹于上。

她的妹妹,被太宗皇帝封为丽妃,甚至太宗皇帝还想把女儿嫁给韩确,韩确却以离家太远而拒绝。

因为丽妃,太宗皇帝才大手一挥,赐给朝鲜一片土地。

所以太宗赐地,和韩确有着很大关系。

而十几年后,宣宗皇帝派宦官来朝鲜采女,他又想将幼妹献给宣宗皇帝,其妹不愿,叱骂他,让他声名狼藉。

最终,韩桂兰还是被送入明廷。

如今还在宫中侍奉,她只是女官,并未被宣宗皇帝临幸。

罗绮来的时候,还送上他妹妹的亲笔信。

“老夫妹妹被陛下看重,那是天之荣幸,岂有你说的如此不堪?”

“正因吾妹荣封丽妃,方有太宗皇帝赐土之恩!”

“朝鲜领土,有我韩确之功!”

韩确指着他:“郑麟趾,你是靖难功臣,老夫也是,老夫旅任要职,哪里不如你?”

“说大明吞并朝鲜?”

“哼,若天朝皇帝下旨,肯收朝鲜这贫瘠之地。”

“你知不知道天下会多少人弹冠相庆!”

“而非像你口中所说的什么吞并!”

“能并入大明,何其荣幸!”

这话竟惹得很多重臣的同意。

大明对朝鲜的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哪怕是一个明人,在朝鲜,都没有在异国的感觉。

但是,他没注意到,李瑈的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致。

“卖妹求荣,卖国求荣!”郑麟趾叱骂韩确。

韩明浍则站出来和稀泥:“两位,如今不是吵架的时候,国难当头,当勠力同心才是呀。”

韩明浍被李瑈称之为“吾之子房”。

虽然靖难功臣里排名第三,但李瑈最信任的人,无异是韩明浍。

其次是权擥(lan三声)。

权擥已经彻底堕落了,派不上大用场了。

“子濬(韩明浍),你说说。”

李瑈脸色黑如锅底。

他不想听吵架,女真兵近在咫尺,吵个屁啊,再吵下去,朝鲜就没了。

“大明何心,咱们管不到,也没必要管。”

韩明浍苦笑道:“若大明有吞并朝鲜之心,凭吾等是挡不住的。”

“老臣看,天朝陛下没有吞并朝鲜之心,不信您可上表请求朝鲜内附,想必陛下一定会拒绝的。”

因为朝鲜穷啊!

朝鲜不是没有内附过,大明是真不要啊。

想内附的还有渤泥国和占城国。

大明是真嫌弃啊。

“此战还需天朝帮忙,否则凭朝鲜之能,无力夺回失地。”

韩明浍道:“陛下,请您下旨,立刻废除朝鲜文字,并废除朝鲜年号,启用景泰年号,并准备朝鲜美人、珠宝、字画,派遣水师去天朝,请求陛下赐下一批火器。”

韩确颇有几分洋洋得意。

看吧,朝鲜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美人。

朝鲜盛产美人。

天朝皇帝都喜欢朝鲜妃子,如今景泰皇帝还没有朝鲜妃子,只需遴选出大批美人,走水路送去大明。

得到皇帝的恩宠,朝鲜自然什么都有了。

所谓水路,不是横跨渤海,而是绕着朝鲜国境,去义州,绕过女真兵而已,从辽宁上岸,走陆路去北京。

郑麟趾却长叹一声,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创造朝鲜文,创造朝鲜历史,并修《高丽史》。

可见他的野心。

从高丽开始修,甚至偷偷摸摸把高句丽变成了朝鲜历史。

甚至还画上了地图。

高句丽可不是朝鲜的,甚至跟朝鲜没关系!

“准!”

李瑈也知道,创立文字、自成一国的好处。

但是,兵临城下啊,没有天兵救援,朝鲜都没了,还想什么文字。

“而出使的大臣,需要一个懂大明,并和大明有着良好关系的重臣。”韩明浍就差直说了,韩确你去吧。

韩确更是洋洋自得。

他的妹妹,可是被太宗皇帝封为丽妃的。

太宗赐土,和丽妃有着很大关系。

他上次出使大明,和大明皇帝相谈甚欢,景泰皇帝对他极为嘉许,还想挽留他在大明任官。

这次,他会将自己最漂亮的女儿,献给大明皇帝。

李瑈也看向他。

韩确却道:“老臣乃陛下臣子,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从水路去大明,是非常危险的。

倭寇横行。

“但老臣心中有郁闷,难以纾解,卖妹求荣之恶名,伴随着老臣终生,老臣难以释怀!”

说着,韩确跪在地上,重重磕头。

郑麟趾知道韩确心眼小,现在却以国事威胁他,何其愚蠢。

真就一点都没看到皇帝的脸色吗?

还是你心中只有大明皇帝,没有朝鲜皇帝呢?

噗通!

郑麟趾跪在地上,对着韩确磕头:“在下口出狂言,犹如犬吠,请韩大人切勿在意!”

“哟哟哟,老夫何德何能,竟被靖难功臣叩拜,老夫可担待不起呀。”韩确怪笑。

郑麟趾一直在磕头。

李瑈看到这一幕,眸中凶光一现。

这韩确真是个朝奸啊!

你那么想朝鲜被大明囊括并入……

难道就没想过,届时朕该如何自处吗?

朕夺得皇位,给你们富贵,放任你们权力倾轧,那是朕允许的。

不是朕傻了、蠢了、昏了。

就放任你们骑到朕的脖子上拉屎!

“韩确,用不用朕给你跪下,磕三个头啊?”李瑈冷幽幽道。

韩确打了个激灵,幡然醒悟,调过头来,朝着李瑈磕头:“求陛下恕罪!”

“朕还没死呢,朝鲜还没亡呢?并未到了没你韩确不行的地步!”李瑈嘶吼。

“老臣轻狂,老臣有罪!”韩确不停磕头。

“你若不愿出使大明,有多是人能去,用不着你!”李瑈暴怒。

女真兵临城下,你们还在权力倾轧,心里有没有朝鲜啊!

韩确真的害怕了。

这位是造反夺得的天下,他虽是靖难第二功臣,但这些年了大肆贪腐,祸乱朝政,君臣的信任早就磨光了。

他只是看不上郑麟趾那副清高的样子,就你是文官,就你有能力?

我韩确哪里比你差?

甚至,太宗赐土之功,是我韩确的,他对靖难功臣排位,一直心有不满。

此刻爆发出来。

却忽略了皇帝的感受。

而且,他长篇大论大明之好,也戳到了皇帝的自尊心,触怒了皇帝。

李瑈虽对朱祁钰自称为臣,但关起门来也是皇帝。

谁都愿意跟别人比。

但最听不得的,就是你比我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