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朱祁钰的反向求生,为成仙献祭朝廷百官!(3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景泰二十年前,朕被骂得少吗?”

朱见漭就敢杀他们。

“爹呀,儿子再不拿出来,天下人能戳断儿子的脊梁骨,儿子未来是皇帝呀。”朱见漭带着哭腔道。

全国各地都有县衙被攻打的消息,很多地方出现动乱。

藩国百姓也羡慕大明百姓,这样的皇帝在位,实在太幸福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找老皇帝哭诉。

王恕的重孙子被人套麻袋揍了一顿,玄孙在学校里被欺负,骂他是大奸贼的就别说多少了。

贫富差距。

可难道不是真相吗?

“传朕旨意,所有官员立刻返回官邸办公,不许讨论分配问题,不关各衙门的事一概都不许讨论,再敢耽搁朝政,统统罢官,滚回家去养老,别在朝堂上尸位素餐,朕不养废物!”

经过五个月的艰苦争斗,太子终于肯捐出资产,是不是老皇帝耗费巨大口舌,才说服太子的呢?

所有朝臣都感受到被老皇帝给玩了。

他才意识到,自己所谓的肃清朝堂,已是天大的事情了,可和老皇帝做的事比起来,真是毛毛雨。

“没有!”朱见漭道。

可为什么抛弃我们了?

“你回去告诉他们,朕不止要说,还要让天下人看到这个世界血淋淋的分配现实!”

老皇帝哪里是求死啊,他是反向求生啊!

他以前求生,靠宫中靠朝中,随着禅让失败,朱见漭和朝臣和解之后,老皇帝明显感受到生命危机,所以他开始反向求生。

地方乱了,有人攻进县衙,把知县吊起来抽,好在还算克制,只是揍了知县一顿。

他现在想跑。

一旦老皇帝死了,天下四十亿人会立刻揭竿而起,顷刻间吞噬掉所有人。

“哎呀,儿子说错了,现在朝中沸反盈天,儿子都快压不住了。”朱见漭诉苦。

王恕一捐,公卿都跟着捐。

“朕再问你,他们是反朕吗?”

朱见漭现在都焦头烂额了,朝臣怒火无处发,就对着他发,这太子干得着实郁闷。

他需要浇筑一条通天路,用余生踏上通天路,成为千古至高神,永照华夏,这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可猪还在发蠢,认为不会被杀。

很多勋贵,也被老皇帝这一波搞懵了。

“反你了吗?”朱祁钰又问。

陛下呀,账不是这样算的。

朱见漭拥有了正统性,禅让不成,他必然心有不甘,而随着和朝臣进入蜜月期,老皇帝变得可有可无。

可没人敢动。

而恰恰,国家这座高楼大厦的地基是穷人,穷人看似不起眼,王朝末世恰恰是穷人推翻的。

分配,这个严肃命题,没人敢讲得这么明白,只有老皇帝敢,他提出,国企皇企,占比民间财富40-50%比较合理,权贵财富占据全社会10%,才是比较健康的社会环境。

既然大明遇到了严重的分配问题,他这个皇帝必须要承担责任,并及时纠正错误方向,带着大明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是一篇极为严肃的讲话稿,阐述了分配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天下百姓,资产集中、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巨大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最终形成的规模,以及未来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可朱见淇和朱见漭的反应,让他彻底寒心,与其做一人之父,不如做天下人之父,是你们逼朕做神的!

有了皇帝和太子带头,中枢重臣也开始晒家底儿了。

以前,他想将遗产留给后人。

不过,老皇帝的遗产,是所有汉人都能享受到的,全球八十亿汉人,都能享受到。

四月初一,沉默四个月的老皇帝再次发表讲话,他指出社会分配问题,社会分配不均,是造成今天财富失衡的主要原因。

朱祁钰嗤笑一声:“打知县就是造反?你可真把那些文官当成自己人啊,是被人洗脑洗傻了吧?”

这下民间百姓更疯了!

你们一个小小的办事员,哪来这么多钱啊!

有的知县都懵逼了,你们好像比我还富呢?为什么挨打的是我呀!

“朕虽老,却不怕死!”

可我咋感觉这么重要呢?

他还向民间征集意见,希望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分配问题。

朱见漭日子也不好过。

朝臣真慌了。

老皇帝为大明为天下黎民奉献了一生,临死之前,将一切都捐出来,让全社会来享有他的所有成果。

搞得朱见漭血压飙升,我不捐你们骂我,我捐了你们还骂我!

“为啥?”

从古至今,有哪个皇帝,将自己财富给万民使用了?

你朱祁钰当了近七十年皇帝,怎么可能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当年你若真的关心百姓,就不会大搞移民;你若真的关心百姓生计,就不会不停打仗。

有时候十分顺从,有时候十分怕死,有时候又特别刚儿,执拗得可怕。

朱祁钰也笑了起来:“罢了,既然你有心,就捐了吧,儿孙财产之事,朕再想想办法。”

而办事员资产公开之后,每天最少有100起办事员被殴打的案例,被打死的很多,官服公信力严重下滑。

“爹教训的是。”朱见漭明白了,老皇帝就等着他将资产捐献出来呢。

所以,统治者都不希望百姓读书,统治屁民好统治,统治四十亿读书人太难了。

就算真能送老皇帝一程。

“那个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他熬不住了,死神就在他的眼前,他俩已经碰面了,死神随时都会挥下镰刀,他也不想再卑微地活着了,他要在死前,登上通天路,缔造成华夏至高神。

老皇帝向来不是说说就算了的,说了就要做到,遗产交给全体国民,就绝不会食言。

那时候,那些贫困的人,会不会怀念朱祁钰呢?

他们会不会念朱祁钰一声好呢?

富人,朱祁钰其实一点都不担心的,只要他们有产,就得乖乖听话,这个世界上最好管的就是有产阶级,最难管的恰恰也是有产阶级。

“朕是食言而肥的人?”

换做别人,肯定想不明白朱祁钰的求生欲。

朱见漭大呼冤枉。

这个月,公开府县级财产状况。

无形之间,朱祁钰就坐上了千古第一帝。

其实他到现在也摸不透老皇帝的心思。

他要在死前,让大明分配进入健康的轨道上来。

朱祁钰冷哼:“压不住就不要压了,若权力不想要,就趁早滚回家中去,莫要耽误大明正常运转!”

他的名声,向来需要鲜血浇灌的!不然如何让他拥有震铄古今的威名啊。

朱见漭也不想啊。

“闹剧?”

他能做的,就是将四十亿国民绑上战车,让四十亿国民成他手中的战剑,为他披荆斩棘,走完最后一程。

并构架运营公司的权力架构。

“您还有存钱?”朱见漭眼睛亮起。

老皇帝是怎么做的?

天下人都骂他,不配为君父。

现在讨伐我们了,我们先祖立下战功的时候,你们就没享受到福利吗?

这么大年纪,再向上天借五百年,老天听着都想踹你两脚。

朱祁钰抽抽嘴角:“你舍得?”

朱见漭吓了一跳,没想到他老爹这么生气。

朱祁钰要在活着的时候,做完这件事,让他的遗产,能让天下人完美继承,用这笔巨额财富,护佑大明再来盛世三十年。

朱祁钰也吃了一惊:“太孙还指望着你这家底儿活着呢,你子孙后代,都得靠内帑生活呢,你全捐了,他们怎么活?向国库乞讨吗?”

皇帝犯错,下了一道罪己诏,就逃脱罪责了,哪来这样的好事!

朱祁钰认为,犯下错,就要去承认,就要去改正!

他不是神,他开海之时不能预见六十年后的情况,任何政策,也不可能用了六十年不出任何错误。

太子明明捐了钱,却得不到相应的名声,反而好名声都被老皇帝一个人给拿走了。

朱见漭也捐了,并没有得到好名声,反而遭到谩骂,认为朱见漭是承受不住压力才捐的,不是真心实意捐款的。

朱祁钰还不是说说,而是正在征集意见稿,要求全民发声,如何管理这笔巨额财富,能完全用在百姓的生计之上。

“老四,你这太子是怎么当的?一群逆臣都镇不住!”

朱祁钰嗤笑:“朕要死了,揭开真相,朕不怕,最多让朕今年就死,朕乃千古一帝,会怕死吗?”

老皇帝也有这么多钱,可他的钱却用在民生上,用在社会保障方面,用在全体国民上!

满朝重臣的家产,加在一起,和老皇帝总资产惶惶不可多让,你们却一分都舍不得放在民生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