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星辰汽车的战略转变,质疑声一片(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不得不说,艾莫哈在华夏待了那么多年,市场嗅觉也是很敏锐了。

从星辰汽车的这么一个动作里面,他就能够感受到危机。

“你不要神化星辰汽车了。”

“他们无非就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方面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再加上不错的车型外观和营销方案,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这种情况不见得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

“毕竟,要做一个豪华品牌,还是要看底蕴的。”

“要不然美利坚的那些车企,早就超过我们了。”

菲利普斯有点不屑的说道。

这让艾莫哈有点不知道如何去反驳了。

毕竟,菲利普斯说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同样的对话,也在奔驰华夏内部发生着。

“杨,你说这个星辰汽车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就公布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未来战略?”

奥古斯特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就把销售总监杨明给叫到了自己的跟前。

他想要搞清楚星辰汽车的真实目的。

“星辰汽车的星空跑车就已经使用了南山集团独特的混动技术,对星辰汽车来说,混动技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

“现在有传闻华夏要推动汽车综合油耗的下降,要鼓励各个车企推出小排量低油耗的车型。”

“也许星辰汽车已经提前得到了一些消息,所以想要在油耗上面做一些努力。”

“毕竟,混动车的油耗,基本上是可以下降30%以上。”

“这对于星辰汽车来说,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杨明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一切的动作,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星辰汽车会制定这么一个未来战略,那么对方一定是认为按照这样子的战略去发展,对星辰汽车更加有利。

“这个事情我倒确实是有听说,估计今年内就会正式的公布。”

“不过,星辰汽车生产的车型,最小的排量都是,我觉得华夏这一次公布的政策,应该不会太过于打压星辰汽车。”

“小排量值得鼓励,但是大排量也不见得会受到额外的惩罚。”

奥古斯特这么一说,杨明忍不住点了点头。

从逻辑上来说,确实是如此。

如果华夏的车企都不能生产大排量发动机,这些发动机都是进口的。

那么为了鼓励整车发动机排量的小型化,那么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车型,相关的消费税等税收肯定会更高很多。

但是现在星辰汽车就是华夏最大的大排量发动机生产厂家,华夏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态度肯定就会有所不同了。

总不能干出挥刀自宫的事情出来吧?

这可不是杀敌一千,自损百八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星辰汽车公布了自己的未来战略,表达了公司为降低油耗而做的努力。”

“这也算是对华夏的一个交代。”

杨明越说越是觉得自己最开始的看法是正确的。

星辰汽车那么突然的公布这么一个未来战略,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这个原因如果是跟很快会公布的一些政策有关系的话,似乎逻辑就说得通了。

“星辰汽车原因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往混动系统这个方向去努力,对我们来说也算是第一个好事。”

“到时候他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进步速度,肯定就会下降。”

“甚至一些新技术零件的研发,也是会是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混动车型还卖不出去,那就有意思了。”

奥古斯特想到这里,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他对星辰汽车的未来战略是完全不看好的。

不过他肯定不会在媒体面前表达这个观点。

最好就是星辰汽车能够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到时候竞争力就越来越低了。

只是,并不是每一家企业的人都跟奥古斯特这样子想的。

在比亚迪汽车内部,情况就完全不同。

“曹总的眼光还是非常厉害啊,我们只是推出了一款F3DM,星辰汽车却是那么快就宣布未来的所有车型都要推出混动版本。”

“这个魄力可是比我大多了。”

王福自然也是看到了星辰汽车的未来战略的新闻。

那一瞬间,他心中有那么点惺惺相惜的情绪出来。

整个华夏那么多的车企,似乎除了星辰汽车之外,没有其他车企在混动和电动车领域有一些实质性的大动作。

各种所谓的电动车,基本上都是实验性质的,或者是大巴车。

这个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王总,曹总那么坚定的让星辰汽车进行战略转变,这基本上佐证了您之前的想法,电动车和混动车才是未来。”

“我们继续朝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将来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头羊,还是没有问题的。”

吴华饼之前虽然不是很支持王福的新能源战略。

但是比亚迪内部已经坚定了这个发展方向,他自然是只能按照这个发展方向去做事了。

甚至他的思路转变的还很快,没几天就开始站在王福的维度上去思考问题了。

“电动车代表了未来,这一点,没有几个公司会否认。”

“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电动车的时代没有那么快到来,至少在十年内,电动车还不具备大规模普及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转型决定,需要非常大的魄力。”

“南山集团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看来不是偶然的事情啊。”

王福心中忍不住产生了一丝的焦虑。

自己的方向,没有人懂的时候,那种心情有点难受。

但是自己的想法有人懂了,人家过来跟伱竞争的时候,那种心情也是有点复杂。

面对其他企业的竞争,王福有信心带着比亚迪战胜对方。

但是这一次的对手如果是星辰汽车的话,他的信心就不是那么的充足了。

同为岭南省的企业,比亚迪是非常关注星辰汽车的。

跟南山集团之间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这种情况下,王福自然也是知道南山集团内部在电池、动力控制单元等领域上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甚至南山设备已经具备了电池和大部分关键零件生产的时候需要的设备的生产能力。

“王总,我们要不要找个机会过去跟星辰汽车交流一下,看看他们对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市场的看法?”

虽然王福已经制定好了下一步的战略,但是吴华饼对于如何落实这些战略,心中其实也是有很多疑问的。

要是能够找到机会跟星辰汽车交流一下,那肯定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王福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想听一听曹阳的看法。

所以没有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吴华饼的提议。

甚至他直接就拿起了电话,预约了明天下午的时间。

“曹总,比亚迪的反应还挺快的啊。”

米颖就坐在曹阳身边,对于刚刚王福打来的电话的内容,也是听得一清二楚。

星辰汽车的未来战略已经发布了两天了,对这个战略有疑问的人肯定有不少。

但像是王福这样子主动的要登门过来交流的企业,到现在为止,一家都没有呢。

“王总的眼光还是非常厉害的,当初比亚迪在消费电池领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他却是想到了要去造车。”

“对比亚迪来说,那完全就是在二次创业。”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比亚迪的造车业务也算是成功了,王总很快的又提到了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这个转变,还是非常难得的。”

曹阳对王福还是蛮佩服的。

这是一个真的具备长远眼光的技术专家、经营专家。

虽然比亚迪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肯定员工的薪酬福利等方面做的不是那么好。

但是在国内的企业里头,能够如此重视技术,不断地搞技术创新的企业,还是非常少见的。

“确实如此,我听说这几年他们的研发投入也是在向我们看齐,想要把销售额10%的费用投入到研发上面去。”

“这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米颖的这个观点,比亚迪的股东们却是不见得认可。

甚至一些股民希望比亚迪能够削减研发投入,提高净利润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