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畅销全球,行业大会的焦点(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前世,在2012年的时候部委才召集了主要的自主品牌厂家,定下来全面发展新能源的战略。

这一世,有了南山集团的出现,导致华夏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节奏比历史快了不少。

像是羊城传祺的传祺S,如今都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的产品。

南山羊城商用车生产的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客车,也算是出名了。

这种局面让许多人都看到了电动车的光明前途。

一直对新能源车很是看重的王福,自然也不例外。

“新能源车确实是非常有前途的,这是大家都公认的。”

“只是海外的汽车巨头们普遍都觉得新能源车在十年内还没有办法快速的普及。”

“像是东瀛的车企,现在主打的是混动车型,想要通过混动来过渡,最终直接进入到氢能源汽车的时代。”

“而美利坚那边,虽然通用和福特都有在开发电动车,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尝试下的技术积累。”

“真正的大规模应用,他们是还没有什么计划的。”

“毕竟在美利坚市场,大排量发动机的车型还是挺有市场的,也是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一直以来的主要市场。”

“至于欧洲那边,虽然宝马很是积极的开始了电动车的探索,但是大众、奔驰、标致雪铁龙等车企的动作还是比较缓慢。”

“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实是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不过,新能源车的发展,还是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能单纯的依靠补贴,要让企业自身能够形成盈利能力才行。”

虽然南山集团现在也是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受益者,但是曹阳想到后世的新能源车市场,心中就很是感慨。

2023年那会,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了。

但是除了特斯拉等少数车企,大部分车企搞的电动车都是不挣钱的。

甚至因为行业太卷了,导致各个车企生产的传统燃油车也不得不大降价,最终利润大幅度的下滑。

虽然这个情况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车价都在下跌,买车的成本降低了。

但是对于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实不一定是好事。

毕竟大家都不挣钱了,一个行业也就不挣钱了。

企业的发展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如果都不挣钱了,迟早是会出现大问题的。

员工降薪、裁员,甚至企业倒闭的情况就会陆续的出现。

这种局面,肯定不是华夏和各个主机厂希望看到的。

也不是曹阳希望看到的。

“从长远来看,确实是这样子,不挣钱的路线肯定是不能持久的。”

“不过短期内由于新技术零件的成本太高,没有政策支持的话,肯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觉得国家、省市的补贴,还是要有的。”

“等过个几年,可以调整一下补贴的范围和要求,不断的敦促各个企业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而不是依靠补贴在那里混日子。”

“这段时间,我也听说了一些地方似乎有生产新能源车骗取补贴的事情,这种情况肯定是要避免的。”

“要不然到时候就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肯定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局面。”

对于曹阳说的话,王福自然也是认可的。

而从曹阳的话里头,他也能感受到对方对新能源发展路线的支持。

大家有这个共识,很多话题就可以好好的深入交流一下了。

“骗补这个事情是必须杜绝的,要不然到时候我们这些规规矩矩的厂家也会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别的城市,还可以说服当地采取一些额外的鼓励措施。”

“比如魔都,燃油车的车牌一块就要近十万,如果购买电动车可以免费上牌的话,对许多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传闻帝都将来也要实施限购,车牌只能通过抽签获得,每年限定车牌数量。”

“如果这种限购能够对新能源车进行豁免的话,也是可以刺激一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

“当然了,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充电问题。”

“充电桩的修建,单靠一个企业肯定是不行的,大家各自修建各自的也是问题很多。”

“所以最好就是能够有一个行业协会,统一一下充电口的标准,大家用统一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甚至可以推动各地出资修建一些充电桩,这样子对于电动车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

曹阳的这个提议让王福眼前一亮。

统一充电接口,统一修建充电桩,这对电动车的发展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并且这种事情,你越早开始谋划,成本就越低,大家的反对意见也没有那么的大。

要是后面各家都有一定的保有量了,都有自己的标准的时候,你再去修改就很难了。

众口难调啊!

“曹总,我觉得明天的大会上,我们可以联合提议成立电动车协议,到时候通过电动车协会来推动相关的标准的制定与出台。”

“过去我们的许多标准都是从国外拿过来的,现在电动车的发展我们是不会比国外落后,甚至要更快的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许可以实现标准的对外输出,这就有很不一样的意义了。”

王福的灵感也是一下就被打开了,想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东西。

南山电池和比亚迪电池是华夏最大的电池企业。

比亚迪汽车和南山集团在电动车方面的布局也是比较朝前的。

这个时候成立电动车协会,对两家公司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

有的时候,话语权背后代表的含义也是很丰富的。

甚至人家直接可以通过一个标准的修改,让你疲于应对,损失惨重。

“这个提议很好,明天可以跟部委和中汽协那边都沟通一下,我觉得这个提议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最好就是这个协会能够直接挂在工/信/部下面,这样的话对于后续的一些工作推进是更加有好处的。”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产品。

南山集团发展到了现在,自然也是需要去考虑定标准的事情了。

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现在南山集团的技术水平肯定是最高的。

不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个优势,实在是有点可惜啊。

王福不提醒的话,他还没有想到搞行业协会这一招呢。

“那行,我们明天一起努力。”

“对了,我觉得现在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对于FHEV车型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

“反倒是在PHEV和电动车方面,它们还没有太多的动作,或者说是觉得这两个领域没有那么快有大的发展。”

“我知道星辰汽车也是有FHEV系统,也准备推广。”

“但是我觉得南山电池的技术水平是行业最领先的,对于星辰汽车来说,如果能够推出PHEV车型,那么效果应该会更好。”

“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部委或者行业协会去对新能源车进行定义。”

“FHEV这种车型,不算作新能源车,只有PHEV和BEV是算电动车。”

“这么一来,新能源补贴政策,包括一些地方将来可能的汽车上牌政策,以及购置税优惠政策都可以把FHEV踢出局。”

王福一边说,一一边看着曹阳的反应。

这个提议对于南山集团来说,显然是有点不是那么的友好。

毕竟这是相当于在改变南山集团的战略。

哪怕是这个战略改变在技术层面对于南山集团没有太大的影响,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事情。

“FHEV系统跟PHEV系统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电池大小有所不同,要把FHEV变为PHEV,对我们来说确实不是很难。”

“王总你有信心推动新能源车的定义,将PHEV定义为新能源车,然后把FHEV剔除在外?”

曹阳略微思索了一下,没有直接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是多问了一嘴。

新能源车相关的事情,跟政策支持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政策真的把FHEV排除在新能源车的定义之外,那对这类车型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就比如20万一辆的FHEV车型,购置税就是接近2万块。

而把20万的FHEV车型改为PHEV车型,成本增加可能也就是2万左右,甚至一万多。

但是同级别的PHEV车型,在能耗上面肯定是远低于FHEV的。

相当于它是更加高端的存在。

PHEV可以免除购置税,FHEV不免除的话,他们的价格就相当于是一样了。

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搞PHEV更加有意义了。

“是的,我有信心!”

王福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虽然曹阳不是很确定对方的信心来源,但是王福没有理由欺骗曹阳。

所以虽然对之前的战略进行了调整,曹阳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