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政策大礼包,行业春天到来(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阿斯麦的光刻机对于华夏来说,已经不算是刚需了。

购买南山设备的光刻机不仅价格便宜,还能获得补贴。

而购买阿斯麦的光刻机,不仅贵,售后不方便,还需要相关部门审核。

关键是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审核,这根本就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问题。

然后华夏的半导体企业,有不少都是国企。

对于他们来说,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的政策,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事情。

到时候大家肯定不会冒着各种风险去继续购买进口设备。

除非华夏国内没有类似的设备,必须要从海外进口。

克里斯托弗现在显然就是想要让阿斯麦成为这样子的企业。

“光刻机的结构非常的复杂,越是往后发展,技术门槛就越高。”

“南山设备的光刻机已经能够生产14纳米的芯片,我们不要说超越,就是要达到同等的水平也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做一些改善才行。”

皮特的回答,让克里斯托弗心里一冷。

失去了技术领先这个优势的话,那么阿斯麦以后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

华夏那边充满了前景的广大市场,就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关键是目前全球各地芯片产业扩张最厉害的就是华夏了。

“难道我们现在就要这么放弃华夏市场吗?”

克里斯托弗满脸怒气,显然是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什么时候阿斯麦居然会被人逼得如此憋屈?

“之前英特尔和苹果公司等美利坚的企业都在打压南山半导体。”

“而要彻底的打压南山半导体,一定要打压南山设备才行。”

“这个道理他们也是认可的。”

“这段时间他们应该也是想了不少其他的办法去围剿南山设备或者南山半导体。”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再跟他们好好的交流一下?”

皮特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找到美利坚那边才行。

要不然单靠阿斯麦自己的力量,已经搞不定了。

不过,克里斯托弗现在却是没有那么的乐观。

“这个事情他们也是一直都在调查,像是氦气等一些惰性气体,也是华夏进口比例比较高的原材料。”

“但是这些气体并不是只有美利坚那边可以生产,北极熊等国也是可以大量的出口。”

“所以他们还在纠结要不要在这个领域去对付南山半导体。”

“除此之外,就只能在一些软件方面去动手了。”

克里斯托弗这么一说,皮特立马就补充了一句道:“软件这个切入点我觉得也是挺好的啊。”

“虽然没有办法立马扼杀南山半导体,但是让他们没有办法快速的发展却是很有可能的。”

“特别是在芯片设计领域,如果没有相应的软件辅助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相关的设计工作。”

“虽然南山半导体那边使用的软件,有一部分可能是它们自己开发的。”

“但是主要的软件肯定是从外面购买的,我们完全可以让美利坚那边从这个方面去下手。”

皮特这么积极的推进软件方面的围剿措施,显然是因为在其他领域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方案了。

并且相比其他的方案,从软件着手的这个切入点,以前是没有用过的。

他觉得南山半导体那边大概率也是没有做太多的准备。

“你觉得从这个方向着手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克里斯托弗半信半疑的看着皮特,总觉得软件这个东西应该是很难限制南山半导体的。

“要想完全限制人家,肯定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但是拖一下他们的后腿,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皮特这么一说,克里斯托弗稍微有点失望。

不过总算是有新的想法了。

他可以再去找英特尔等公司沟通一下,推动他们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出来。

……

就在阿斯麦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想办法改变现在的局面的时候,华夏国内也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是很乐意看到新政策的出台。

“王总,我们的新工厂的设备到时候是继续跟上一个工厂那样从海外采购,还是考虑全部使用国内的设备呢?”

杨兵宁发现自己现在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中芯这边大部分的设备都是从海外进口,光刻机用的是阿斯麦的,蚀刻机用的是东京电子的,其他一些设备也基本上是进口的。

这些设备如果需要继续进口,今后就需要进行申报了。

关键是他现在没有足够的信心可以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

到时候要是因为审批问题搞的新工厂修建的计划受到影响,那就很可惜了。

“国内的那些设备,真的可以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吗?”

哪怕是现在南山半导体已经全部使用国产设备来修建新工厂,王安国也是不大相信国内的设备厂家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一直都标榜自己公司是紧跟着台积电和三星的生产工艺,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会轻易的使用国产设备。

但是现在的局面已经变化了。

“要说满足,自然也是能够满足的。”

“毕竟南山半导体那边已经大规模的使用了好几年了。”

“现在最新修建的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业,据说也全部都是使用国产设备,一台进口设备都没有。”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以国产设备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作为理由的话,应该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杨兵宁不敢在这个方面撒谎,到时候是会经不起推敲的。

中芯的一些股东,是有国资背景的。

现在相关部门公布了新的政策,中芯要是不好好的落实政策,来自股东方面的压力和质疑,就会让杨兵宁和王安国的位置变得不稳定。

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讲,他们两个都是不想用国产设备的。

在他们看来,哪怕是国产设备在性能上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在稳定性和质量方面还是跟进口设备有差距的。

比如进口的蚀刻机,也许从工厂投产到工厂关停都不需要进行维修,只要进行日常保养点检就行了。

但是国产的设备很可能头一年没有问题,头两年问题也不大,但是后面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个情况,杨兵宁在其他行业是听到过不少真实的案例的。

事实上,在一部分的设备行业里头,这种情况也确实是存在。

甚至不仅仅是在设备上面,在一些终端的消费产品上面,也是有类似的情况的。

比如大金的空调,人家的制冷效果就是比一些华夏厂家的要好。

同样的冷风吹到你的头上,人家就没有那么容易让人感冒。

这个差距,还不能完全否认。

再比如吹风机,一些进口的大品牌吹风机,吹出来的风确实是在风速和风向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那我们可不可以从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着手,就跟股东们说新工厂尽可能的跟其他工厂使用类似的设备,有利于我们的维修保养。”

王安国还想着做最后的挣扎。

不过杨兵宁的话却是打消了他的幻想。

“南山设备等国内芯片设备厂家在售后方面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他们甚至可以安排工程师长期驻场服务。”

“所以用维修保养方面的问题来应付股东,恐怕也是说不过去的。”

“最关键的是公司过去几年都在亏本,其中设备摊销过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使用国产设备直接就可以让设备投资下降30%以上,并且还能再从相关部门申请到5%~10%的设备投资补贴。”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股东应该都是会支持使用国产设备的。”

中芯毕竟是一家企业。

作为企业,挣钱就是最主要的目的。

明明有机会挣钱,却是要去选择亏钱的方案,这肯定是没有办法得到股东认可的。

所以最终王安国也只好让杨兵宁安排相关的人员正式的跟南山设备等国内的芯片设备厂家接触,开始具体沟通采购新工厂需要的设备的事情。

作为连续多年坐在华夏半导体老大位置的中芯,虽然现在已经被南山半导体超越,只能当老二了。

但是中芯开始全面选择使用国产芯片设备,这个事情对于整个华夏半导体产业来说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

毕竟之前南山半导体用再多的国产设备,都可以说是支持自己集团兄弟公司。

但是中芯不一样。

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这都意味着华夏半导体行业开始正式的接受南山设备,接受魔都微电子和中微半导体等国产设备厂家。

有政策支持,有南山半导体的使用实绩,又有中芯这些行业龙头企业带领使用。

其他的华宏、紫光等半导体企业,也正式的开始全面采用国产生产设备。

在政策大礼包的加持之下,华夏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春天,正式的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