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氢气瓶,南山碳纤维的新业务(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曹阳对氢燃料汽车也不是一点都不懂。

毕竟这条新能源发展路线在东瀛那边还是很受欢迎的,高丽那边也是有比较大的支持力度。

华夏这边也同样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甚至从单车的支持角度考虑,每台车的扶持金额是远高于电动车的。

当然了,这跟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远高于电动车也是有关系的。

“确实如此,国内氢能储运以成本相对较低的高压气态为主要形式。而储氢瓶作为重要的储存容器,逐步从I、II、III型向质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碳纤维IV型瓶迭代。”

“据测算,在同等35MPa压力等级下,Ⅳ型储氢瓶成本为2万元左右,比Ⅲ型储氢瓶反而下降30%,主要原因就在于III型瓶储罐采用大量金属铝材料,而IV型瓶采用价格较低的高分子聚合物且用量较少,一般为塑料内胆。”

“另外,包裹在内胆外部、增加强度的碳纤维占据IV型瓶主要成本,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曾建英顺着曹阳的问题,继续补充说明相关的情况。

从这个过程当中,曹阳也能感受到他的坚持。

“目前这个储气瓶的技术路线已经确定下来了吗?”

既然曾建英都那么想要搞这个项目,曹阳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阻拦。

毕竟这也算是一个蓝海市场,只要搞好了,前途还是很不错的。

“关于储氢瓶碳纤维复材层成型工艺,目前大多数工艺是碳纤维在缠绕工序中通过树脂胶槽进行浸润后缠绕,将碳纤维和树脂作为缠绕的两种独立原材料,行业通常称为湿法缠绕工艺。”

“我们已经在尝试干法缠绕工艺,提前将碳纤维、树脂通过预浸工艺生产为预浸带,后将预浸带作为缠绕的原材料进行气瓶缠绕,通过干法缠绕工艺可实现更高的缠绕效率和更好的产品稳定性。”

“瓶口位置密封性技术瓶颈较大,尤其是高压气瓶,是安全和氢气泄漏的关键区,怎么实现瓶口阀、气瓶阀座、塑料内胆的安全密封,已经成为储氢瓶极其关键的技术。”

“随着压力的升高,储氢密度也逐步提升,运输成本逐步下降。”

“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迎来一个临界点,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储气瓶业务正式爆发的时候。”

听曾建英这么一说,曹阳知道南山碳纤维在这方面已经算是下了比较大的功夫了。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搞下去咯。

“你跟南山汽车零部件和南山电池那边一起沟通一下,看看储气罐的项目跟氢燃料电池的项目是不是一起结合起来搞。”

“这样子将来在商业化应用的时候,也能节约比较多的时间。”

曹阳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同意了曾建英的想法了。

……

正当曾建英跟曹阳讨论着今后大力发展碳纤维储气罐的事情的时候,作为押宝氢能源汽车的丰田汽车,此时却是对各路媒体的反应并不是那么的满意。

“社长,华夏这边的媒体似乎都把关注力放在各种电动车上面去了,没有几个人对我们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感兴趣呢。”

小林哲明和丰田章男今天是专门从东瀛飞过来参加羊城车展。

在电动车领域,丰田汽车能够拿得出手的产品很少,在国内除了混动车型,更是一款电动车都还没有。

这一次的羊城车展,丰田汽车也是非常重视的。

它们把羊城丰田和春城丰田都拉到了一块,组成了一个丰田汽车的大展台,为的就是进一步的提升丰田汽车在华夏的影响力。

2014年,对丰田汽车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一年。

在美利坚市场,它们被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打压,销量在下滑。

虽然现在的局面已经稳住了,但是想要恢复到巅峰时期的销量,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而在华夏市场,这两年东瀛车企的销量一直都是有点低迷。

丰田汽车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华夏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丰田汽车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

甚至在丰田汽车内部已经做了决定,要在华夏推出更多的新产品出来,为的就是让丰田汽车在华夏能够取得对得起它全球地位的市场份额。

眼下两个丰田加起来的销量都还不到100万辆,这肯定是不能让丰田章男满意的。

丰田汽车内部也知道华夏这边新能源车搞的很是火热,所以借着这一次的车展,他们也是想要好好的推广一下自己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甚至准备以进口的形式,在华夏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

不过,媒体们的表现却是给他们当头一棒。

“电动车终归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技术,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且它的节能,并不是真正的节能,除了华夏这边,在其他市场的发展速度不见得会那么的快。”

丰田章男是比较坚定的认为电动汽车的前景没有那么好的人。

或者说,他是电动车的唱衰派。

哪怕是丰田汽车内部也有专门的团队在研究电动车,但是力度肯定是跟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团队不一样。

“对我们来说,电动车的优势确实是没有混动车那么的大,也不会对现有的产业链造成太大的冲击。”

“但是华夏这边的情况不一样,我觉得可能公司也需要重新的去考虑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至少在华夏市场,我们还是需要推出一些电动车的。”

结合自己的分析判断,小林哲民给出了一个提议。

他知道这个提议丰田章男听了不会高兴,但是不说不行啊。

现在的传统燃油车在车展上都没有什么流量,最终肯定会影响销量的。

“我们已经在华夏加大了本土研发的力度,可以让他们尝试的开发一两款电动车出来,看看市场的反应如何。”

丰田章男沉默了片刻,然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知道小林哲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伱要在华夏市场混的话,如果没有电动车,似乎是真的不行啊。

但是丰田汽车在电动车技术方的积累一般般,最终是不是能够赶得上华夏自主品牌,他其实也是没有信心的。

“那我们的电池要不要考虑跟南山电池合作,还是找其他的厂家合作?”

小林哲明问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这些年,南山汽车集团跟丰田汽车的关系,绝对是谈不上好的。

双方在华夏以及许多海外市场都是有交锋的。

雷克萨斯的LS570的销量,除了在美利坚还能稳得住,在其他市场基本上都被星辰汽车给干趴下了。

同样的,丰田品牌的陆巡,销量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至于南山红旗那边使出来的各种招数就不用多说了。

更不用提南山变速箱和南山汽车零部件给爱信和电装这些企业带来的影响。

反正丰田汽车跟南山汽车集团之间的关系,跟融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能找南山电池!”

丰田章男沉默了片刻,很是肯定的给出了回复。

他知道哪怕是丰田品牌的电动车找了南山电池供货,估计最终双方的关系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甚至对方手中还会多一个丰田汽车的软肋。

“如果不找华夏的电池企业的话,那我们的选择就不是很多了。”

“或者让松下在华夏修建专门的电池工厂,给我们供货?”

小林哲明没有反驳自家老板的决定。

他是完全能够理解对方的想法的。

“让松下给我们供货的话,没有台数确保,他们的投资风险也是很大的。”

“短期内我们也不考虑这条路线。”

“华夏的电池企业很多,我们不找南山电池合作,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找其他的厂家合作。”

“不管是国轩高科还是比亚迪,亦或是CATL和欣旺达等各路电池企业,都在华夏电动车市场开始发力。”

“我觉得可以先跟这些公司都接触一下,看看大家的合作积极性再说。”

没有接触交流之前就直接确定了合作伙伴的话,显然是有点草率的。

所以哪怕是丰田章男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也没有打算立马说出来。

万一这些想法只是他自己单方面的想法,对方没有要跟丰田汽车合作的意思,那就尴尬了。

“嗯,我等会就开始去安排这方面的事情。”

“华夏的自主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我们也得加快一下速度才行。”

“最好就是在明年的帝都车展的时候,能够推出我们的电动车方案出来。”

小林哲明继续提着自己的想法。

这种大方向的事情,早点明确下来很重要。

而伴随着这些交流,丰田汽车内部也是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