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长命百岁(2 / 2)

作品:《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是……是。”

孔胜孔博陪着笑脸,此时背上却已经出了虚汗了。

杨广继续削梨说:“不过好在我福大命大,老天爷也不收我,留我条命,应当是还要我做些事情,这刀以后我就留在身边削水果了,也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别忘了这件事情,惊醒自己想要我性命的人可太多了。”

削好了一个梨,杨广将之递给了孔胜:“孔老先生,不嫌弃我削的梨吧。”

孔胜此时的手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多谢……多谢殿下。”

梨入手,很凉,在杨广高的注视下孔胜咬了一口:“好吃……好吃。”

杨广如法炮制递了一个给孔博。

最后一个梨,杨广招了招手让在看鱼的王通走了过来,递给了他然后说:“坐。”

王通拿着和他小小身形不匹配的梨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两位先生,这位王通,小王夫子,想必伱们都认识吧。”

“认得,自然认得。”

杨广说:“我与小王夫子,相识便觉得很投缘,小王夫子年纪虽然小,但是学问不小,常常说的话是我也觉得震惊,之前和小王夫子论道,论出来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想请两位先生也评论一下。”

两人现在就像是掉到无底洞里面一样,不知道杨广到底要做什么,慌的要死,只得点头问:“殿下,您说的什么事情?”

杨广开始说:“假设,假设啊,现在有一位圣贤之人,他满腹的学文编撰成了一本书,里面是天底下最大的道理,天下人都学了这里面的道理,并奉之为圣人,后来这位圣贤的几代后的孙子说自己是圣人之后,有着圣人的血脉和传承,学过圣人学问的学子们都应奉之若圣人,好,现在有问题,是那些学了圣人道理并信奉它的人是圣人的传承者,还是说圣人生下来的孩子不论品性如何,来继承他的衣钵。”

两人当然知道他在说什么,一时间都闭口不答。

见两人不回答,杨广就看向了身边的王通:“小王夫子,你觉得呢?”

王通略带稚嫩的声音响起:“血脉可以继承,学问品性却不行,老庄后代何敢称老庄?管墨子孙也无特异,习圣人学问者为其传人。”

杨广一拍桌子说:“是啊,诸子百家,先贤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等,只传学问不传家室,老子的后人就是老子吗?庄子的后人就是庄子吗?”

杨广的话依旧没有得到两人的回应,两人似乎都打定主意了一句话都不说。

现在的他们对于杨广七分害怕,三分不忿。

杨广对于儒孔的分离,就是他们最害怕最担心的事情。

杨广见两人不说话,就继续和王通交流:“再假设,还是假设而已,现在突厥人打了过来,我们不敌了,要学晋朝衣冠南渡,两位先生,我请孔胜先生带着儒家经典,孔夫子像等物随我一起南下转移,而孔博先生留在原地,等到将来突厥打过来之后,招揽孔博先生为突厥做事,封官赏爵,孔博先生是否会投降对方,并且跪拜他们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杨广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然后继续说:“先生说的太急了,若是投降了呢?若是不单单投降,还举着圣人的名义来帮着突厥攻打我们呢?屠戮我们的子民?”

“万万不可能,若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宁死。”

“孔先生之义愤填膺真令人动容,铁骨铮铮。”

“但是孔先生,你的后代子孙也能如你一般吗?你能确保吗?”

孔博:“当即说,若有不孝儿孙,敢行此道,我当手刃此等儿孙。”

“孔先生大义,好气势,但是话不能说的太满了,谁能想到后世儿孙领着祖先的名头做什么呢?你们家这样的名望,可不能出了差池才好。”

孔胜缓过神来说:“太子殿下放心,我们孔家唯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叮当

杨广将匕首轻轻的扔到了桌子上:“现在人是没办法给后人作保的,孔家太大了,代表了儒家,以后儿孙所为便会是儒家所为,风险太大了,不好,不好。”

“太子殿下,我等后世儿孙,绝无可能如此做。”

“是吗?那孔夫子能不能算到他的后世儿孙居然会刺杀当朝太子呢?”

此言一出,身边的秦琼和来护儿直接动手将两人擒拿住。

“太子殿下,误会啊,误会。”

“误会?来啊,把人带上来。”

杨广的话音落下,从花园的另外一头,侍卫们押着两个被打的不成人形的女子走了出来。

见到那两个女子,两人有些不敢置信,这是他们在曲阜养着的另外两个死士,从小培养的。

杨广在得知事情应该是两人所为的时候就千里加急让人前往了曲阜,他断定既然对方有死士,那么就不可能只有一个,事情也正如杨广所料。

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抓出他们豢养在府上的死士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直接翻了个底朝天,就找到了。

“倒是真没想到,这书香门第的一家子,府上居然养了好几个死士,而且不得不说两位孔先生还真是挺懂得享受的,府上美婢贵妾不下三十,老先生身子骨倒是出人预料的硬朗啊。”

孔胜见到如此情形还抱着狡辩的希望:“殿下,定是有人诬陷我们,这都是阴谋,殿下您可不能轻信谗言啊。”

“事到如今了,你觉得你的抵赖还有用吗?”

“殿下饶命啊,殿下饶命啊。”

此时两人面对着证据确凿也只剩下哭喊求饶这么一件无用功了。

“饶命?我没说要你们的命啊。”

“啊?”

本以为必死的局势,随着杨广的话忽然间好像生出了转机来,两人立即就谢恩:“多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多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

杨广冷漠的声音传来,似一只凶兽在摩挲着自己的利爪:“两位先生都觉得我做的是错的,我便想要请两位先生一起看看我的未来。”

“来护儿将两位先生送去宫刑,完成后押往曲阜,挑断手脚经脉,关入大牢之中,等我下一步命令。”

听到杨广的话,两人更加卖力的求饶。

杨广只当听不见,转身离去之前落下一句:“两位先生,长命百岁,好看看我杨广的道,能走多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