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世界文化遗产(2 / 2)

作品:《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在完成了都江堰之后,巴蜀之地的洪水降低了百分之七十,旱灾的发生几率同样降低了百分之五十。而且因为有都江堰灌溉渠,即便是旱灾,成都区域也不会受到影响。

都江堰工程动用了数十万人,历时十三年完成,最高峰时期,整个工地上有超过二十万人劳动,耗费粮草数百万石。但是收获也是令人满意的,这一项水利工程,让成都平原百万亩粮田得以灌溉。史载:‘百姓安居,人物殷阜,百业兴旺,岁入大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你的后代任命李冰父子主持建造了都江堰防洪灌溉水利工程,这是世界上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无水坝引水水利工程,为人类改造自然书写了新篇章,你获得了大量气运。】

都江堰灌溉系统建造完成的第一年,巴蜀大雨,岷江、沱江水势暴涨,汹涌澎湃的江水在都江堰被成功分流,滔滔江水被鱼嘴分离,然后通过内外江把江水成功分流到灌溉渠,原本狂暴的江水在这里被驯服。

整个蜀中都没有受到洪水的影响,并且当年成都平原粮食大丰,粮秣堆积如山,百姓殷实。

金陵,乾元殿。

王旭看着手中关于蜀中的奏报,巴蜀之地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南阳平原,仅次于淮河平原。要知道淮河平原可是经过淮国数百年发展才达到这种水平,而巴蜀之地才开发了多久。充足的粮食,水患得到治理,巴蜀之地接下来人口接回迎来爆发性增长。

巴蜀之地已经有资格成为淮国的另一个粮食、人口基地了。

同时,乐毅和李冰在巴蜀之地连续十余年的推行改革和水利修建工程,也彻底将巴蜀之地中从上到下梳理了一遍。乐毅在平巴蜀五年之后,升迁为淮国国相,同时或封安国君,食邑千户,其妻子被封安国夫人。

长久让乐毅留在巴蜀之地并不是好事,王旭从来不会去试探人心,将乐毅升任相国之后,任命徐晁为蜀郡郡守,继续配合李冰。巴蜀之地也完全被淮国掌控。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也是两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无坝引水水利灌溉工程,它巧妙的运用了周围山川地势,因势利导,让这套水利设施具备了分水、灌溉、防洪、排沙等系统功效,最让人惊叹就是它没有截断水源,破坏自然坏境,实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后人值得学习的。

都江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被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遗产之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中国史》

很难想象,都江堰这样宏大的工程居然是古代中国人两千多年前的作品,而同时期的欧洲文明还处城邦时期,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古代巴比伦、古埃及还在为了国王、法老的宫殿、陵墓大兴土木的同时,古中国竟然花费海量人力物理为平民提供便利,或许这就是所有古文明中,只有中国能延续下来的原因之一吧。——《全球通史·古代中国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