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所有读者哭惨了(2 / 3)

作品:《文娱,我真的只会一点点

所以纯文学要卖得好很难。

不过这部《活着,高进平感觉还可以。

这里面,主要是这部书的写作手法比较平易近人,也比较朴实。

当然。

这也与前世余华的写作手法有关。

余华在采访的时候曾经向记者说过,他说他学历不是很高,认得字也不是很多。

他写作并不喜欢用什么生僻字,加上他也并不认识多少生僻字。

所以很多时候看余华的,你会发现一点也不吃力,显得很平易近人。

这一点便是不少作者所达不到的。

毕竟很多情况下。

几乎一大堆人都认为,写作需要有很强的文笔。

甚至。

就连一些从事写作的人士,他们也认为文笔对于写作很重要。

于是在很多情况下,你会看到不少文学作品,总是有卖弄文笔之嫌。

但事实上。

文笔只是基础。

三要素里面,时间,地点,人物,那可是从来没有文笔什么事。

如果达到了基础,你能够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故事,也就可以了。

至于后面的文笔,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高进平继续看下去。

“虽然福贵被输的一穷二白,不过乐观的福贵并没有觉得这对于自己有什么。不过父亲的去世,还是让福贵醒悟过来了。他决定重新作人,于是开始穿起了麻衣粗布,也拿起了农具,与普通农民一样干起了活。但有一天,福贵的母亲生病了,福贵便准备去城里请医生。结果,在去城里请医生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福贵被抓壮丁到了前线打仗了。”

继续看下去。

“两年后,福贵打仗回来。回到家后,才发现母亲已经去世。而在街上碰到女儿,却是发现女儿竟然不会说......

第214章所有读者哭惨了……

话了。原来,女儿凤霞在一次高烧后被烧成了聋哑人。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领导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有庆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而那领导竟是福贵的战友春生。”

看到这里,不知道怎么的,高进平眼睛变得湿润了。

他感觉有一种苦难在心中蔓延。

正如福贵。

虽然出身于地主之家,但他后面所经历的,却是一个又一个苦难。

父亲死了,母亲死了,连儿子也死了。

总算女儿没有死,但却变得不会说话,也听不到,成为了聋哑人。

有那么一刻,高进平几乎有一些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不是说作品写得不好。

看不下去,而是这里面的苦难实在是太过于压抑,压抑到高进平有些受不了。

但有的时候,一部经典的作品,他就有这样的魔力。

哪怕内心无比的难受,但这部作品,仍是无比吸引着高进平继续

“老板,买这本书。”

书还没看完。

高进平准备回家将后续的内容看完。

……

回到家后。

高进平继续

他期待着故事出现一丝希望。

“好吧,高进平猜对了,苦难之余总有那么一丝希望,面对着只有一个女儿的福贵,他与妻子还是好好的照顾着女儿。直到女儿长大,两人给凤霞找到了一门好亲事。女婿并不嫌弃凤霞,日子也渐渐有了盼头。可好景不长,凤霞生孕之时碰到了大出血,只有没有经验的一些年轻的医生在那里。好不容易将老医生请来,可他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紧急之下,福贵连忙给医生买了好几个馒头,可吃完,这位老医生竟然被撑死了。最后结果就是,凤霞因生产大量出血去世,只留下一子,福贵想着此前自己的种种......

第214章所有读者哭惨了……

苦难,便将孩子取名为苦根。”

“只是可惜,苦根的到来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太多的希望。随后,福贵的妻子原本就患有软骨病,病情越来越重,最后死去了。女婿二喜又在工地干活的时候,被砸死了。这还不算,最后只留下的小外孙苦根,但小外孙也死了。在小外孙死的时候,嘴里还有没有吃完的大豆……”

这便是余华的《活着。

前世这部,还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

主演一个是葛优,一个是巩俐。

相对于,电影对不少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编。

比如福贵儿子的死,在电影当中改编成为了被战友春生的车子撞死了。

中福贵的战友“春生,也是受尽了一系列的磨难,跟着自杀了。

但在电影里面,春生在妻子自杀之后拿着所有积蓄来到了福贵家,说他也不想活了。

福贵的妻子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冷,进屋说吧。

临走的时候,家珍嘱咐春生,说,你还欠着我们家一条命啊,你可得好好的活着。

虽然在电影里面并没有交待,后来的“春生”怎么样了。

但这一句话出来,无疑给予了无数观众希望。

再后来。

电影里面。

虽说凤霞生产大出血去世了,但小外孙与妻子却是活了下来。

影片的结局,福贵对着小外孙苦根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但影片是影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