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五十二章 举报瑕疵因冲击(3 / 3)

作品:《大明守村人

隔着二十多米的位置,刘知县往前凑:“陛下,有人举报下丘村卖残次品,陶器。”

朱元璋也愣了:“宜长,下丘村的陶瓷器有记号吗?”

“陛下,有,不过并非别人造假后冒充下丘村陶器,村子确实卖残次品。”里长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是这样,下丘村的窑一次能够烧很多陶瓷器,必然存在瑕疵,包括脱釉、裂釉、形状改变。

有瑕疵的瓷器还未往外放,陶器先放出来,原本卖五文钱的同形状的陶器,由于形状变了,只卖一文钱。

吃饭的碗,不圆也一样可以盛饭,关键便宜,卖的时候告诉别人这是残次品。”

里长道出原因,他又不是官窑,烧出来必须得好的,稍微有一点瑕疵便砸了。

陶瓷变形,不耽误使用,像坛子,放到地上由于底布不平,会微微晃动,百姓买回去,垫个什么东西就稳了。

朱元璋笑了:“有得用已不错。你们抢了别人的买卖,不如把有瑕疵的瓷器一并放出来,价钱要低。”

他明白,寻常百姓才不会举报下丘村,只有同行受冲击。

律法规定不得以次充好,却没说不得卖不好的东西。

下丘村的窑成片的,单独一个窑一次就烧几千上万件器皿,一窑连一窑。

许多都运到别处去卖,别人的窑哪有那么大的?好不容易烧出来一窑,不好的也能卖贵一点,结果……

朱元璋生气,烧窑的才多少人?需求更大的百姓多少人?当然以百姓为重。

既然如此,叫下丘村把瓷器也拿出来卖,看你们还闹事不?

“村子本想过了年,让商人批发走有瑕疵的瓷器,把应天府的市场留给本地烧窑的。”里长不想再用瓷器冲击别人。

“宜长咱给你出主意,先不说要求,只在便民处贴卖的告示,大量有瑕疵的瓷器便宜卖。”

朱元璋帮忙使坏,吓唬本地烧窑的,等最后再说这批瓷器不能在应天府销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