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误会(4 / 4)

作品:《我在八零投机倒把

肖正平见状苦笑道:“哥知道现在说啥你都不信,你就当试一试嘛,先接着念,往后咋办,你看哥的表现。”

肖秀叶依旧没说话,而是把眼睛转向对坐的二伯。

肖坤水心细,打从大哥的后院出来,他就感觉出这个侄儿有了些许变化,啥变化他说不清,反正他就觉得往常侄儿来要钱的时候跟今天不一样。

“平子,你要真有这个心,好好过日子就成,叶儿的高中我跟你大伯供着。可如果你还是三天五头朝叶儿要钱,那叶儿也念不安生,依我看,干脆就别念了。”

二伯的话,试探意味很浓,肖正平没法儿解释,干脆端起酒碗,又跟二伯碰了一下。

肖正平没有延续这个话题,劝着秀叶拿起筷子后,他朝二伯问道:“二伯,我昨天上后山看了,那么多菌子,你跟大伯咋不采点儿下去卖呢?”

农村有农村的规矩,山林土地分好之后就各归各家,不经允许,哪怕是一根草,都不能去别人家砍。分林子的时候,肖家老哥俩为了避免那些纠纷,就和肖正平家的山林凑到了一块儿,三家的山林算起来,差不多有四十亩。

“哪儿有那个闲工夫啊,”肖坤水滋了一口酒,“砍柴我还嫌远呢!再说烟叶不敢耽误啊,你去采菌子,谁给你烤烟啊?”

烟叶是队里的集体经济,一年前,县里虽然摸着风头鼓励大家把地和山林给分了,可大部分人还是人民公社的干法儿,没办法,没个正经的说法,谁也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

肖正平细想了一阵,又说道:“那既然菌子你们不要,我可采去了!”

“想采就去采嘛,后山那么远,只要别动人家的树,你就是把菌子采光了也没人能说啥。”

二伯的话肖正平明白,后山连着大山,种不了作物,除了那些砍柴和打猎的,基本没啥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