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执剑长安 / 章节正文阅读

志在千里 第三百八十九章 拌嘴(1 / 2)

作品:《执剑长安

自己一生要强,却没想到会有今日之地……自己最敬重的义父如今孤守家中,师父文君臣替自己受过而死,伊依因自己远嫁北魏至今不见踪影,尹敬廷似乎也抱憾而终,如今唯一的好兄弟叶长衫也与自己渐行渐远……孤家寡人这滋味恐怕已被自己尝尽,这一切都不是他当初想要的。

“父皇——父皇——”

就在英平正欲怆然泪下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声音。听见这阵声音英平立马抹了抹眼角,随后换上一副笑容回过身。

只见一位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兴奋地奔向英平,他手中提着的小灯笼随着他的奔跑也欢快地跃动着,而他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可以驱散所有的阴霾。

小男孩扑向英平,英平则一把将他接住,随后将他抱在胸前,轻轻点了点他的小鼻子,道——

“瑾儿怎么不去陪你母后剪窗纸?又偷偷逃出来?”

“才不是呢!母后是特意让瑾儿出来找父皇的。”

“哦?真的?没骗父皇吧?”

瑾儿十分用力地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骗人是小狗!母后真的让瑾儿过来找父皇。”

见小男孩无比认真的模样,英平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心中清楚,定然是知唐担心自己心情不好,所以才让小太子跑这儿来逗自己开心。

“父皇,刚才瑾儿来的路上看见左伯伯和秦伯伯又在那儿吵架。”

小男孩表情严肃,像是在说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

英平先是一愣,随后哑然失笑。

原来秦敬卿家中老父近年身体不佳,是以英平特恩准他借新春佳节回家陪陪老父。可秦敬卿不回来还好,这一回来就时常与左公明碰面。二人原本就不太对付,但先前双方还有所克制,可自秦敬卿从川中回来后二人只要见面便必有一番唇枪舌剑,今日可好,索性放下脸面直接吵起来了,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你快去劝劝他们呀!不然他们打起来怎么办!”瑾儿面露焦急之色,很显然他不希望两人发声矛盾。

英平本不想去管这档子事,他微微一笑还想借此说些什么,可见瑾儿似乎真的有些焦急,英平便将话咽回肚中。而后将瑾儿往地上一放,又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屁股,道——

“好、好、好!父皇这就去,走!瑾儿来带路。”

小瑾儿‘蹬蹬蹬’地向外跑去,生怕去晚了会误事一般。

见小太子向前跑去,跟在一旁的奶妈赶紧追了上去,生怕他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要是磕到、碰到什么,自己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英平本想慢慢走过去,可见瑾儿三步一回头地一路小跑,自己也就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父子二人便来到了大殿殿前。还未看见左公明与秦敬卿二人身影,便听见他俩的大嗓门——

“挂灯笼讲究的就是个东西对称!本官已亲自丈量过,就挂在这一格才最对称!你们听着,就挂这儿!”

“慢!不能挂在那儿!大人您只看东西可却忘了南北啊!本官方才也看了看,若是按大人您说的这么挂,这俩灯笼便是北高南低!如今我大唐正与北魏北蛮打仗,若是‘北’高于‘南’其意不详!你们都听本官的,向里挪两格!务必保证南高北低!”

“不行!必须东西对称!”

“不行!必须南高北低!”

二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口气越来越冲,到了最后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在为了什么而争,只想着自己的气势能盖过对方。

一名太监一手提着一个灯笼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看着面红耳赤的左公明与秦敬卿,他真想将灯笼丢在地上直接开溜。

“放这里!”

“不行!得放这!”

“咳咳咳——”

一旁的太监转头看去,当他看见英平时像是见到救星一般,只见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口中高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放……咦?万岁?您怎么来了?”

秦敬卿率先反应过来,他立马转身面相英平,方才的暴跳如雷的样子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左公明也回过神,他连忙简单整理一下衣冠,随后与秦敬卿一道恭恭敬敬地向着英平与太子行礼。

“圣上!殿下!”

“两位爱卿快快起身,大过节的咱就随意些。”英平笑呵呵地说道。

秦敬卿与左公明缓缓地站了起来,英平到场后二人暂时将脾气收了收,但从二者鄙视而又嫌弃的眼神之中不难发现,他二人依然谁也不服谁。

见英平似乎是有意而来,秦敬卿开口问道:“圣上,天儿这么冷,您跑来太极殿做什么?”

英平笑嘻嘻地搓了搓手,道:“啊?没事,朕闲来无事到处走走,便撞见两位爱卿在这,额……不知两位爱卿在这讨论什么?”

秦敬卿与左公明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英平也不为难他二人,他故意将话题岔开,对着提灯笼的小太监说道:“这灯笼提在手上干啥?赶紧挂上去吧。”

“是……”

英平的命令太监自然不敢违拗,可这灯笼在他手上,他要是往里面挂两格就会得罪左公明,要是往外挂两格又会得罪秦敬卿。这两人他都不想得罪,是以只得僵在原地一动不动的。

英平见状疑惑道:“怎么?朕的话你没听见?”

这句话将太监吓得直接跪在地上,抗旨可是大罪,他哪担当的起?

一旁的左公明见状也知道这太难为这太监了,他向着英平拱手,道:“圣上,方才微臣与秦大人正为这挂灯笼的事而争论。”

“哦?说来听听。”英平表现出很好奇地样子。

“是!”左公明抬手指了指上方,道:“这灯笼微臣以为要挂在此处,唯有如此方能左右对称,对称方显平衡,平衡方能平稳!”

“唔……左大人言之有理。”英平认真地点点头,似乎对左公明所说的很是赞同。随后,他又好奇地问道:“那秦大人有何不同意见?”

“圣上,微臣认为若是按左大人的方法挂灯笼,则北边的灯笼更高,而南边的更低,如今我大唐正与北魏北蛮作斗争,这北高南低微臣觉得甚为不妥!

“嗯……秦大人说的似乎也有道理。”英平同样露出肯定的神色。

“请圣上明鉴!”

既然事情已经说清楚,那自然是需要一个结果。面对两位心腹大臣的争执,英平忽然感到有些头疼,早知道他们在争论这么个蛋疼的问题自己就不开这个口了,现在倒好,反而将难题引到自己这儿。

“嗯……这个嘛……依朕看……要不然……”

英平犹犹豫豫半天也没有拿出个主意来,如此一来就让场面显得有些尴尬。可就在英平左右为难之际,只听瑾儿忽然开口说道——

“为什么不将系灯笼的绳子放长些再挂上去?这样既能如左伯伯所说的左右对称,又能如秦伯伯所说的‘南’高于‘北’,岂不两全其美?”

在场之人包括英平在内皆是一愣,随后皆用惊奇的目光看向小太子。

秦敬卿率先反应过来,对着太子行礼道:“殿下天资聪颖,此等妙法微臣竟然不曾想到,实在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