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不吃这套(2 / 2)

作品:《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这一看,就知道,两个老头这是在走极端。

闫老扣只想投资少,走量取胜。

而刘海中心气大,总想一把就大赚一笔。

三十几枚铜钱里,居然有两枚三孔圆足布币,继续扫了一圈,就看到好几枚珍惜版。

伸手去拿,脑海里叮叮叮的响起+12+9+5+21的一些列声音。

最后三十几枚里,有23枚是真的,金券也增加了足足310点。

特别是那个+21点金券的三孔布赵国三孔圆足布币,楚向前自己估计,将来至少值两三百万。

不过,他可不管二大爷会不会吃亏,反正自己的标准就是,1点金券1毛钱。

如果觉得吃亏,你爱卖不卖。

“二大爷,这23枚我要了,给你31块钱怎么样?”

刘海中郁闷的点点头,把楚向前没看上的11枚铜钱,用手掌扫到一旁。

有些不死心的问道,“向前,我可是找了行家看过了,这11枚真有问题?”

“那你还是早点跟那个行家离远点”,说完,楚向前拿起11枚里,一枚三根手指直径的祺祥重宝。

对刘海中说道,“那人是不是告诉你,这一枚至少几十,上百块钱?”

刘海中咽了咽口水,表情黯然的点点头,哪里不知道自己被人给忽悠了。

楚向前随手捏住那枚铜钱,手指一发里,啪嗒一声,就把那枚厚重铜钱给捏成两段。

然后在刘海中肉疼表情中,指着断开的裂口,“看清楚了,这哪里是铜?”

刘海中仔细看过来,很快看到铜钱断口上呈现灰色,以他6级锻工的经验,立马知道肯定是铅。

嘴里不由骂骂咧咧的咒骂起来。

闫老扣刚拿着4个铜钱走出自己的卧室,看到刘海中的样子,不有在心里暗乐。

楚向前看过了闫老扣的4枚铜钱,其中一枚五代后唐的天成元宝,看的楚向前都觉得这玩意不靠谱。

看着实在有点新,保存的极其完好,居然连一丝铜锈都没有。

可刚刚拿在手里时,已经传来了+19金券的声音。

这铜钱虽然不算太值钱,但光这品相,就值得入手。

而且三大爷比二大爷精明多了,干脆就用钱砸。

砸的超过了他的心里预期,三大爷绝不会啰嗦的直接卖掉。

“三大爷,这一枚我给你20块钱,怎么样?”

闫阜贵和刘海中同时一愣,闫老扣回过神后大喜,“向前,这一枚是真的?”

楚向前点点头,“五代后唐的天成元宝,市面上不算值钱,但保存的太好了。换成其他行家,肯定会摸不准而不敢入手。

但对我来说,20块钱赌一把,就算赌输了,我也能吃的下饭。”

闫阜贵本来还想抬抬价,一听楚向前这么说,知道自己要是加价的话,楚向前说不定就不买了。

当然,闫阜贵也知道,楚向前很可能故意这么说。

但他不敢赌,再说,闫老扣还是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这铜钱自己不过花了几毛钱,却赚了20快,已经是赚大了。

剩下的三枚,楚向前就没什么兴趣了。

最后给了闫老扣51块钱,刘海中则拿到了31快钱,气的刘海中看嘴都笑歪了的闫阜贵,那是越看越不爽。

至于购买野味的事,楚向前自己之前都说了,山里不见得能找到活物。

既然这样,还不如等他真打到了野味再说。

把铜钱装在一个绿皮书包里,出了三大爷的家,就见前院还站着二十多个人。

楚向前哪有功夫理会这些人,没看刚刚他都花钱买铜钱,而不是用粮食或者肉干和二大爷、三大爷换。

直接回家,就把书包里的铜钱,全扔进了新手村的仓库里。

新手村外的光圈,猛的往外扩张了米,达到了米。

东南西三面,除了扩大了海面、山丘和草场外,并没出现新刷新点。

倒是村北面,橡胶树居然再次增加了两圈、上百颗。

从每天6吨,涨到了每天7吨。

楚向前暗喜,橡胶树越多,自己赚的越多。

而且就算不卖,一直留着等哪年价格大涨后再卖,自己反而赚的更多。

当然,如果以通胀来算,十年后的1万,在这年代或许也就值三五千。

最后等哪天天然橡胶忽然暴跌后,自己再停止往外买,一直存着,等价格涨回去了,再继续出售。

再过几年,十几年,价格再次暴跌,又开始存库存。

这样一来,虽然没法爆赚,却也不会赔本,又稳定。

——

进新手村把1百颗橡胶树全采集掉,时间已经是早上快8点了。

要上班的急匆匆就走,不用上班的,又不敢拉着楚向前非要他帮忙弄吃的。

楚向前打开家里的米缸一看,就见里面存着三个粮袋。

伸手拿起来,提在手上掂了掂,一个袋子20斤白面,应该是全是爱援这两个月里,帮自己领回来的粮食。

用个竹筐装着,报纸盖上,出门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爱援、爱国、爱民和两条猎狗出门。

让爱援三人坐班车,自己则骑着自行车,带着大壮、红妞骑了一个半小时,总算到了公社。

提前找了个驴车,顺带着,骑着自行车出去逛游十几分钟。

回来后,自行车上除了60斤的面粉外,还装着两头处理好,用袋子装的严严实实的肥羊。

等了半个小时,班车到了。兄妹四人赶在中午11点前,到了林场。

村口的孩子见楚向前兄妹四人回来了,忙迎了上来,或者跑进村子里叫人。

二叔、三叔连工都不上了,看到楚向前,激动说话都结巴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