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消息飞赴金陵!(2 / 2)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朱棣帮着徐妙云收拾准备。

徐妙云几次欲言又止。

朱棣笑道:“想说什么就说,老夫老妻了,有什么不能说。”

徐妙云嗔目瞪了眼,扑倒朱棣怀中,抱住朱棣,抬头,“要不,我不回去了,反正乌云要回去,她带着金豆子和祈婳没事的。”

和陈朝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她实在不想这个时候,不在四郎身边。

朱棣低头,轻轻捏着徐妙云脸颊,笑道:“没事的,咱们燕华的实力,你还没信心吗?而且,这次回去看望泰山、父皇他们,回来,咱们还要备孕再生一个呢!”

“等你怀孕了,怀孕将近一年,坐月子养身体又得将近一年,这就是两年,这次不回去,再想回去看看,可就最少得等两年以后了!”

徐妙云美眸一亮。

环着朱棣的双手更加紧了紧,“说话算数!不许反悔!”

这些年,四郎子嗣单薄。

而且,她也想再给四郎生个孩子。

可四郎一直担心他的身体,一直没答应。

生育太损害女人元气,尤其是频繁生育。

所以,金豆子和雍鸣祈婳,相差四岁。

而现在金豆子都八岁了,四郎一直都没有再要孩子。

她知道,就是担心对她身体不好。

眼看着,她都三十二岁了,虽然过的开心顺心,岁月没有在脸上,留下什么痕迹。

可毕竟年龄‘大’了。

再不生就没机会了。

没想到,四郎把这些细节事情都考虑到了。

‘你可别给我生个铜豌豆!’

朱棣暗暗‘苦笑’。

就在此时,徐妙云双手勾着朱棣脖子,踮脚轻轻一跳,两条剪刀腿盘住朱棣的腰,美眸温柔看着朱棣,“四郎,你说我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天大的好事?”

咳咳……

“某些人,注意影响!”

就在此时,窗口方向,传来‘阴阳’声。

朱棣、徐妙云扭头,就见祈婳爬在窗口,双手托腮,在沼气灯下,挤眉弄眼。

“朱祈婳!”

徐妙云‘河东狮吼’声响起。

咯咯……

祈婳笑着转身就跑,“舅舅果然没说错,对阿爹,娘亲什么时候都怂了吧唧,对我们,就是河东狮!”

……

徐妙云教训祈婳,金豆子故意添油加醋。

朱棣含笑看着。

整个早晨,王宫内,一片‘鸡飞狗跳’,欢声笑语。

……

天亮后。

码头。

两艘公爵级旗舰护卫着数十艘隶属燕华海军的蒸汽动力后勤运输船,静静停靠在码头。

蓝玉看着连公爵级旗舰都出动了,不由担忧询问:“王爷,你们马上就要和陈朝开战了,公爵级战舰和这么多隶属海军的蒸汽动力运输船跟我们回去,是不是对你们海军的战斗力影响太大了?”

要知道,整个燕华的海军力量,现在十分虚弱。

原来的混合动力战舰,除了这两艘公爵级,因为涉及大型造船技术。

所以没有出售给次大陆的各个倭国小朝廷。

其他的,都被燕王改装成商船出售了。

这两艘,巨大的公爵级战舰如果跟着他们离开。

整个燕华海军力量,可就只剩下十六艘铁甲舰了。

朱棣笑道:“梁国公,随着蒸汽动力铁甲舰的出现,海战的模式已经改变了,铁甲舰有着高运动速度,有着强大的防护装甲力量,同时,因为船体坚固性增强,火炮口径也更大,火炮威力也更大,放心吧,我有信心。”

蓝玉这才放心。

他可不像那些保守派,心心念念燕华倒霉。

他和方孝孺很清楚。

燕华不是大明的敌人。

而大明、中原能不能变得越来越好,却全都要依靠燕华。

“那好,那我就在中原,静待王爷海战大捷的消息,王爷可别忘了,陛下说过,老朱家的子孙,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

哈哈……

朱棣大笑,笑过后,指着其中两艘货船,“这里面有二十艘货船,是燕华朝廷捐给蒙汉示范区受灾百姓的,这批粮食,你和张玉为受灾百姓进行分配,我相信你们。”

这些年,蒙汉示范区对燕华工业的支持很大。

当大明其他地方,在保守派的暗中授意下,阻挠燕华工业品时,可蒙汉示范区却联手朱老二,让燕华的商品,通过北平,进入蒙汉示范区。

“这两船粮食,是这几天内,燕京百姓听闻后,燕京百姓向朝廷捐赠的。”

蓝玉、方孝孺瞬间惊的瞪大眼睛。

这种蒸汽动力后勤补给船,一艘至少能装粮食三十吨!

两艘就是六十吨啊!

燕京百姓,竟然给朝廷捐赠了六十吨粮食!

按照燕华的度量标准。

一吨是两千市斤。

六十吨,就是十二万市斤啊!

这可是十二万!

短短几天内,燕京百姓自发筹集捐赠了十二万市斤!

足可见,燕京普通百姓的富裕程度。

方孝孺、蓝玉回神,都没有沟通,哪怕是眼神交流都没有。

不约而同郑重一拜,“请王爷代我们转达对燕京百姓的感谢。”

历朝历代遇到灾荒,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也不过是十几万斤粮食,意思意思。

可燕京一地百姓,就为大明捐赠了十二万市斤!

即便是按照明制度量,也有将近十万斤啊!

其实,朱棣也没想到,百姓能捐赠这么多。

这不是燕华官方动员的。

甚至,都没向百姓说过,蓝玉二人来燕华的目的。

是研究司的研究人员,把大明受到严重蝗灾,蓝玉二人来燕华求援的消息传开后。

百姓自发行动起来。

这恐怕是几千年文明史,乃至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民间捐赠行为。

一盘散沙的小农经济,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小农经济是典型的分散式,各扫门前雪的民间环境。

首先,百姓自己都吃不饱,不可能捐赠别人。

其次,小农经济下的百姓,没有这么高的自主组织动员力。

这是工业化中,教导民众、训练民众的最直观成果反映。

朱棣扶起二人,点头郑重道:“你们的感谢,我一定会带给百姓,时间不早了,救灾如救火,动身吧。”

方孝孺、蓝玉郑重点头。

再次作揖后,率先登船。

朱棣来到徐妙云身边。

祈婳正在哀求徐妙云的原谅。

朱棣笑着瞪了眼,“回去后,你和金豆子老老实实听话,别仗着你是阿爹的小棉袄,就惹你娘生气。”

“知道啦,天大地大,咱们家娘亲最大!”祈婳回答同时,‘讨好’笑着挽住徐妙云胳膊。

金豆子人菜瘾大,在旁边挑拨道:“阿爹放心,我会把阿姐的一举一动都记在小本本上,回来向阿爹汇报……”

祈婳凶巴巴看去时,金豆子躲到朱棣身后,冲祈婳吐舌头挑衅。

朱棣伸手揪住金豆子耳朵,把金豆子从身后揪出来,“八岁了,不小了,要保护好娘亲和阿姐,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跟着你小师兄和你姑姑,去蒙汉示范区看看,在咱们燕华看不到的民间疾苦。”

金豆子挑拨失败,揉着耳朵,老老实实点头。

徐妙云打发走孩子们,来到朱棣面前,帮朱棣整理衣服同时,低声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安全。”

“嗯,我知道,上船吧。”

……

舰队启动。

蓝玉、方孝孺站在甲板上,冲朱棣,以及海滩远处中央大道、世纪大桥的百姓郑重一拜。

许久后。

才站直身子。

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燕京海湾。

蓝玉感慨道:“燕京百姓捐赠十二万斤粮食,足可见,燕京百姓希望大明与燕华友好相处的心意,咱们朝中很多王八蛋,连燕京百姓都不如!”

啪!

蓝玉怒而愤愤拍打栏杆。

方孝孺沉默不语。

燕京百姓的行为,的确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的。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大明那边的商人,盗取、盗用他们所在工厂的各种技术。

要知道,工人们在工厂拥有身股,被盗取盗用的技术,也是工人的利益!

而燕京百姓听闻大明受灾,竟然以德报怨!

这些消息随着他们回去,传回朝中。

让人情何以堪!

凡是有点良心的,都应该羞愧!

……

两艘公爵级战舰离开。

数十艘蒸汽动力运输船跟着离开。

陈朝得到消息后,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起来,准备趁着燕华海军最为虚弱时,发起主动进攻。

二十天后。

当蓝玉等人所在舰队,在福建短暂补给休整,继续北上时。

数十艘救援救灾船只组成的船队,即将抵达金陵的消息,也快马加鞭,送往金陵。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