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十六字的电文,唤来了举国精英(2 / 2)

作品:《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还没翻完,人就老了。

可这一会,江山却替永钰叔帮了句腔:“您在那听过课?”

“我何止在那听过课,”王世襄来劲了:“刚进燕大那会儿,我修得是古代绘画。后来因为把蛐蛐带进了课堂,就被教授赶去学文了。”

“他那会在燕大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不上进的纨绔。”黄永钰想想就好笑:

“其实这也不能怨他,谁让人家见过世面呢,在旁人眼里视若珍奇的玩意,搁他那就是一家里的寻常物件,学得没劲。”

“日用品,”江山觉得还不够确切:“日用消耗品。”

“可不敢这么胡说,”王世襄赶紧四处张望了一眼。

还好,周围除了一尊尊夏商的日用品,别无他物。

“后来转去学文,就更不好好学习了,”王世襄接着说他的求学辛路:

“打小在家里学得诗词歌赋,令我一进班就成了尖子生。

整个班的诗词作业都由我一人代笔,给女生写诗词时,还给她们每人定了个格调。

按照不同格调交上去的诗词作业,老师见了一点都没觉出来。

教我们的顾随先生当时老开心了,说是教了那么些年,就没遇过这么优秀的一班学生。”

“听听,”黄永钰指了指王世襄:“这一班的学生都让他给耽误了。”

“一点都没耽误,”王世襄道:“我这帮老同学之后再写诗词时,不但不能凑合,还必须得按我那水平去写,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教授看出点什么。”

江山:“合着这个班还多亏遇上您了!”

“也不能这么说,”王世襄的嘴角含着笑:“现在再想想,我当年还是太年轻了,就应该老老实实跟在先生后面学历史的。”

从燕大毕业的那一年,最疼爱王世襄的母亲忽然病逝。

王世襄一夜之间收了玩心,鹰也不熬了,狗也看家了。

天天就忙着搞研究,写论文。

从之前单纯的玩,变成了极具考究的玩家。

“北平沦陷后,”王世襄看着江山道:

“我带着积攒了五年的论文手稿,穿越日军封锁线,去到了李庄。知道李庄当时是什么地方吗?”

江山立马标题党上身:“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万里长江第一庄。“

王世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他这是职业习惯,”黄永钰表示可以理解:“什么都爱打听,但都只知道个大概。”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王世襄对江山细细说道:

“当年,自这封十六字的电文发出后,中国的十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所,全都迁去了位于西南大后方的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