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二章 请立新帝(2 / 2)

作品:《抗清

最终决断权还是落在了李来亨、袁宗第、郝摇旗这三位老帅身上。

便是韩王、安东王同那个监军潘公公都没有决定权。

王五虽是西线明军残部事实上的指挥者,资历及身份决定他现在仅能提供战略参考,而不能如统帅般拍板决定。

围绕是东进还是北上,诸将再次展开激烈争论。

竟一时伯仲,两个方向的支持者并没有哪方形成绝对优势。

三位老帅也在商议,郝摇旗仍是力主东进,但袁宗第同李来亨却倾向于北上。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真的突出去后,清军一定会认为明军会沿江东下席卷长江中下游,所以到时明军面临的必然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

只要在哪个关卡稍微滞留,便是灭顶之灾。

毕竟,江南是清廷钱粮重地,更关系漕运安危,明军染指此处同直接扑向北京没什么区别。

而去陕北,则是清军完全想不到的方向。

时间上,至少能给明军一个月的空白期。

“那就去陕北!”

郝摇旗权衡利弊后,放弃东进南都的战略,改以同意北上去陕北发展的战略。

三位老帅拍了板,诸将自是没有意见。

不管是东进还是北上,安东王都没有意见,只要明军能离开这个死地即可。

韩王有些失落,毕竟收复南都再祭孝陵的影响力绝不是去陕北能比的。

然而,以明军现状直奔长江下游并一举占领南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年延平王十万大军都不能克复南京,况眼下这支仅万人左右的孤军。

为保存复明最后希望,韩王当下表态同意北上陕西的战略计划。

监军潘应龙亦同意此战略。

至此,关于突围后明军去向尘埃落定。

不过三位老帅并没有告诉众人,就是得有支兵马打着主力旗号吸引并调动清军。

否则,明军这几万军民很难在清军重兵围困中突出入陕。

带领这支明军诱饵部队的只能是三位老帅当中一个。

别人,不具备他们的影响力。

包括王五。

这支兵马也注定是牺牲结局。

“不管是走河南还是走郧阳,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得打破清军的开春攻势!”

李来亨说种种迹象表明,清军有可能在开春之后对茅麓山发起攻势,因此只有粉碎清军的这次攻势,并利用清军失利的空当才能组织军民突围转移。

王五确定清军的确会在二月,也就是下个月对明军发起总攻。

情报是曹家那个包衣奴透露的。

这次攻势还是清军最高统帅、靖西将军穆里玛亲自组织实施,投入兵马不会低于十万。

有可能那一万自北京来的京营八旗兵都会投入此战。

不然,没的仗打。

没有仗打,哪来的军功。

“那就打,把鞑子打痛了,打怕了,咱们才能有机会冲出去!”

诸将纷纷起身表态要与清军决一死战。

能在这厅内的,没一个怕死的。

王五自是要死战的,但其犹豫了下却是对三位老帅道:“大战在即,末将斗胆请三位老帅拥立新帝,以鼓舞三军士气,使将士人人用命,不论生死,皆有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