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不可或缺的人才(3 / 3)

作品:《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说起来,就算顾耿坚持不把焦壮移交,且问得了焦壮的口供,对于他的计划其实并无太大妨碍,可焦壮如果把是从哪里打听到姚长守已经死于非命这个细节供诉出来,这又会造成变测了!!!

顾耿擅长刑问,他会忽略这一细节么?

太子没有把握。

设计焦壮出逃,一是为了坐实司空月乌的罪行,另外也是为了将其罪行公之于众,父皇妇人之仁,势必不会把司空月乌处死,而且司空月乌和殷氏有私之事,父皇也必定不会宣扬,处死皇子务必要有个极恶不赦的罪名,否则便会让臣民诽议君父不慈,而建议父皇处杀司空月乌的话,还不能由他的嘴提出。

原本是胜券在握的,万万没想到竟然横生枝节,且就算此桩事案一切都如他的设计发展,可仍然会造成树敌江东顾和永安齐。

他还不能去找白川君商量。

他若显得慌乱,凭白川君的智计,定会对案情生疑,白川君绝不会赞同他急于斩除手足的行为,白川君早有警谏——星宿殒亡则祸生地庐,轻则庙堂震乱,重则社稷崩亡。

太子从不相信毕月乌的殒亡会引起社稷崩亡,他现在急于斩草除根,是因为崔琰错失大中正之职,而延陵公毕竟为吴郡门阀、南方士族,更别说贺朝夕居然也是重生人,如今助着毕月乌夺储!!!

虽说父皇是约无可能会立司空月乌为储,可他也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毕月乌和角木蛟一天不死,他都不敢放胆利用门阀士族制衡司空月狐,反而还要依赖司空月狐在中军的威望,去掣肘诸多权阀,前生时,他急于把毕月乌、角木蛟处杀,就是为了压制司空月狐,可这个计策,现在是行不通了。

白川君也是重生人,不会允许他再走老路。

太子对白川君其实也是极其敬畏的,白川君的权望,虽然一直凭靠着君主的信重,说白了如果没有君主的信重,白川君并无半点职权,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怕白川君有二心,可如果白川君没有能耐,哪怕不存半点威胁,他又何必笼络信重?

白川君的作用当然不是仅仅体现于占凶卜吉,事实上白川君很少使用占卜之术,早在大济末年,因为轩氏皇室的衰没,无力约束各州军阀,导致内争激烈,因为连年战乱,一度百业凋蔽,各政权实行的历法混乱,也不再重视太史令、天文博士等等观测天象的官职,后来大豫建国后,虽然颁布了统一的历法,然而仍然一直缺乏天象星术方面的人才。

世家大族的子弟,要么尊儒,要么祟道,视研习星象为旁门左道,视为近幸而不齿,这也就导致了真正负责历算、观星等等职务的官员多出身庶族寒门,品衔低微,遇九王夺位之乱时,皇帝都经常换人,这些低品的官员更易亡于内祸,莫名其妙就被划为逆党处死了。

直到司空通在建康复国称帝,一时半会儿也寻获不到观测天象推演历算以定农时节气的人才,白川君毛遂自荐,实在解决了困扰司空通的一大难题。

农时节气的确定,大大有利于提高粮谷的产量,而且白川君通过观测天象等等方法,还能相当准确的推算出何方将有旱涝之灾,虽然无法避免灾患,但朝廷预先有了准备,及时救援灾民,至少不会发生万千百姓沦为饿殍,为谋生而发生暴乱。

且便是大军出征,虽然对外宣称是要请白川君这大术师先问吉凶,实际是要依靠白川君凭借他的学识,通过观测星象确定最佳的行军时间,保证行军路线的通畅,使豫军获得更大的先机。

百姓们往往不明白详情内况,他们只知道有大术师的存在能祈求风天雨顺,庇佑他们至少不受天灾所殃,他们敬重大术师,因此也相信大术师所事忠的天子是真的天命所归。

太子不敢不敬畏白川君。

甚至于太子心里无比清楚,哪怕是北赵等等蛮部,既然入关,占据城池建邦立国,也不敢轻视农时历法,别看六蛮都有灭豫的野心,可他们现在无不奉行大豫进行颁布的历法,依时农耕,而白川君的重要性,不知胜过神元殿君多少,无论白川君去投任何一国,必然会受到礼遇,白川君着实不需要背靠大豫这座靠山,反而是大豫皇室,万万不能失去白川君这么一个大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