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两个最高统领(1 / 2)

作品:《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第二日,浮白来请瀛姝去驰楼。

瀛姝已从长史手中把浮白“横刀夺爱”,可浮白名义上现在仍属王斓“麾下”,而驰楼却是王节的居院,浮白不能够是听王节的差遣,瀛姝未免觉得有些诧异,竟问浮白:“难道翁翁出尔反尔了?”

浮白照旧有些不适应瀛姝的问话方式。

但他却听懂了瀛姝因何发问,干巴巴应道:“早前大主公和大公子正议事,大公子院里的僮仆却来通传说心宿君来访,大主公便让请心宿君去书房奉茶,后来大公子又请了心宿君去驰楼,大主公让仆请五娘前往驰楼。”

瀛姝于是就知道了司空月狐的来意。

她还晓得,全家除她之外,也就只有祖父和长兄知道奇袭汉中之计。

院子里,花厅前,李氏一见瀛姝进了门,赶紧迎上前,她昨日虽然就知道瀛姝回家了,却寻思着连般若居,五妹妹都只随着三叔母去打了个转而已,就识趣的没有急着去打扰三叔一家叙享天伦,此时拉着瀛姝的手,轻声道:“郎君和心宿君在若华斋,我在这里盯着不让闲杂去打扰,五妹妹先去和他们商量正事,一阵间,我送五妹妹回弦月居。”

瀛姝从来不敢在驰楼横冲直撞,但也知道长兄的书房若华斋在哪里,不需要引路人,笑应了长嫂,就直向若华斋去。

司空月狐今日其实是为了来见瀛姝的。

“殿下与五妹慢议。”连王节都先行避开了。

他倒也没走远,就在若华斋外头的一丛碧竹旁,背朝着书房。

“不必连长兄都要回避吧?”瀛姝把目光收回来,看着反客为主的某人,把一枚墨玉雕成的印鉴,放到了她的面前。

“有些事虽然我不避端止,端止却主动避开。”司空月狐的眼睛看着那枚印鉴:“这是飞鹰部的部首令,见此令鉴,飞鹰部全体谍员必须服从差遣,父皇令我亲手将此令鉴交予女尚书,前些时候,关于暗书密文的译释方式我已经详尽教授给女尚书了,后日女尚书回宫后,父皇会亲自将谍员名册、长安谍署等等记录交予。”

女尚书这个称谓,说实话,瀛姝有点不适应。

古时,具体说是汉朝时,女尚书其实就是宫中女官的职衔,跟中女史的职责近似,不过某些女尚书还具有了批阅奏章、文书的特权,虽然仍然是女官,不同于朝廷命官,但具有特权的女尚书其实比不少正式的官员职权更大。

女尚书这个称谓本身不具褒贬,而且大豫也不设女尚书,不过瀛姝总觉得,被称为女尚书就还是局限于内廷女官,可她的职位却是尚书郎,这和女尚书性质大不一样。

“先有女谋士,再有女尚书,在我看来,二位于当朝可谓女中豪杰了。”

瀛姝慌了一慌,她的不服气有那么明显?竟然被司空月狐一眼看穿。

“心宿君倒是难得说了一句中听的话。”

“薛娘子毛遂自荐,深获周将军的信重,关于薛娘子近期的作为女尚书应该还没听说吧?”

瀛姝已经许久没见薛萱卿了,倒是在不久前才在宫里见过谢六娘,并没有听她提起过现佐助着邓陵周郎,她的夫君这位女谋士。

“是我能听的事么?”瀛姝问。

“连飞鹰部的绝密信息女尚书都掌握了,这事听听也无妨。”

“那就洗耳恭听。”

“薛娘子既为周将军的谋士,偶尔也会出入军营,虽然她以女子之身出入军营多少会引得其余僚属的侧目,她自己却并不介意,因为她是女子,出入周将军的内宅和谢少君见谈,就更不至于引发闲话了,薛娘子十分细心,谢少君对她也很信任,家宅里的奴婢仆从,出身来历,负责什么差使,谢少君都愿意告诉薛娘子。

事情也是巧合,周将军宅邸有个官奴,负责采办,一次薛娘子在大市,目睹了这个官奴拐进条巷子,薛娘子知道那条巷子里只有些小商铺,出售的货品一般只为平民百姓日常需要的耗用,心里就犯了疑惑,悄悄跟进去一看,却已经不见了那个官奴的人影。”

说到这里,司空月狐有意顿了顿。

瀛姝仍然在洗耳恭听。

有一段岁月,她和司空月狐已经化干戈为玉帛,才发现这个人有个小癖好,说些不大重要的事时喜欢卖关子,引得听众心急追问,他才心满意足,继续讲述,她觉得这个小癖好颇为有趣,因此也愿意逢迎,可她现在不愿奉迎了。

没有被追问,司空月狐倒是没有一直卖关子。

“薛娘子寻思着官奴应当是进了某家店铺,且这么快就没了踪影,店铺必定是在巷子口附近,她于是进了巷口的第一间店铺,装作挑选货品,一边观察,没多久,就看见官奴果然从不远处的店铺出来了,薛娘子等官奴走过去,才进那家店铺。

店铺经营的是羊汤,因为不是饭时,只有一个客人,那客人正好在结账,可一大碗羊汤就喝了两口,等客人走后,薛娘子听见店主在念叨,怀疑羊汤是否加多了咸盐,还尝了一口,连连摇头,说明明就很鲜美。

薛娘子就冲店主打听,说她刚才看见一个熟人进来,谁知道等她在巷子口的陶器铺,跟店主讲好价钱再过来时,竟没见着熟人了。

店主才跟薛娘子说,刚才的确进来了个人,跟薛娘子讲述的穿着一模一样,高矮年龄也符合,但不是来吃饭的,是来见刚才的食客的,说了几句话,交给食客一件物什,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