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2 / 2)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辽国在海岸线有大炮。”

蒋堂解释道:“我们的船只怕是不能靠近。”

他做过淮南东路转运使,对于船只海运还是颇为了解,知道现在的船只都已经装备了火炮。

可问题是人家海岸线上也有大炮,论起射程,海岸线的大炮可比船上的远得多。

“当年老佛爷也是跟你一样的想法,大沽口炮台击沉六艘战舰,让八国联军死伤惨重,但结果呢?”

赵骏双手一摊道:“海岸线是很长的,光靠那几门火炮真的能守住吗?只要上岸野战,有火枪列阵,辽军实际上就是活靶子。”

“哦?”

众人一惊,李迪惊讶道:“汉龙是打算攻灭辽国了吗?”

“我看过《孙子兵法》,但也看过《战争论》,《战争论》里那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深得我心。”

赵骏指了指燕云之地道:“辽国的想法我们都猜到了,无非就是攻打高丽,逼着我们去救援,让我们的分兵前往朝鲜半岛,同时主动进攻重兵把守的燕云,从而让我们露出破绽,找到他们战胜我们的办法。”

“嗯。”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赞同。

蒋堂道:“照汉龙的意思,我们也是要寻求主动出击?岂不是正中辽国下怀?”

“正中下怀就正中下怀呗,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各有战略。”

赵骏笑道:“我说实话,就跟西夏一样,我没看中西夏整个领土,只看中了青塘和卓啰和南,辽国这边则看中了燕云,先把燕云收回来。至于灭辽的事情嘛,现在不谈,三五年之内吧。”

“还是三五年内吗?”

众人颇有些失望,赵骏其实以前就说过,最多三五年之内就能灭西夏和辽国,但他们作为宰相,这等丰功伟业,谁又不想沾点光呢?

如果在他们的任期内完成这一点,恐怕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虽说赵骏也说了是三五年,处于他们的任期内,可打仗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得准备?万一三五年后开战,又要打个一两年,岂不是就出了任期?

最难受的万一下一届宰相恰好遇到了这种没事,刚上任没多久大宋就灭了西夏和辽国,白白捡了一个开疆拓土的功劳,那显然是能让他们血亏到姥姥家去,怕是个个得吐血。

所以不止是赵祯,政制院诸多宰相也慢慢地认同起大宋实力提升上来,拥有可以灭亡西夏和辽国的能力,唯独赵骏却一直压着,让他们感觉到费解。

难道一个原材料生产地区,还比不上直接把那个原材料产区吞并来得利益大吗?

“是三五年内。”

赵骏强调道:“三五年内,我要让西夏和辽国国内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大宋轻而易举地占据他们,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减少很多伤亡。”

“啊?”

众人睁大了眼睛,愣愣地看着赵骏,仿佛他在说什么天方夜谭的话。

唯有赵骏笑而不语。

见他不说话,众人有些不高兴,晏殊埋怨道:“汉龙,你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有什么说法就赶紧告诉我们啊。”

“好吧。”

赵骏见大家都被吊足了胃口,也不隐瞒了,说道:“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当初放任辽国火器发展吗?”

“不是他们推测出了火药配比,已经自己研制出了接近我们八九成威力的火药吗?”

宋绶不解地问:“难道这里面还有其它因素?”

“当然有,我后来不是把十成威力的完整火药配方还卖给他们,其实就是在他们自己花费巨大代价之后,再推波助澜一把。”

赵骏笑了笑。

“那你说说原因吧。”

众人自然知道这件事。

“我这么做原因有两点,一是让西夏和辽国跟我们进行军备竞赛,不断消耗他们的国力。”

赵骏就说道:“二是让西夏跟辽国对我们的贸易产生巨大依赖,从而最终走向我们的贸易陷阱,走向灭亡之路。”

“第一条我能理解,第二条是什么原因?”

范仲淹问。

“你们难道没发现,西夏和辽国民间百姓的生存,几乎全都要倚仗我大宋吗?”

赵骏笑了笑道:“若是大宋以辽国西夏对大宋盟友出兵为借口,忽然断掉了一切外贸,对他们进行粮食封锁和经济制裁,你们猜猜这两个国家会怎么样?”

粮食封锁和经济制裁?

众人互相对视,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迷茫。

只有赵骏依旧保持着微笑。

其实这些年来,皇城司派到西夏跟辽国的内应,早就打探好了两个国家的情报。

西夏和辽国这些年蓬勃发展,看似国力提升,甚至大力发展军队,把国库里的钱几乎八九成以上用于军费开支,走上了以前大宋的老路子。

但实际上经济和粮食严重依赖大宋出口。

毕竟这两个国家以前都是靠畜牧业和一定农耕业维持,根本没有那么多钱用于发展火药,光进口硫磺就能把国库掏空。

为此大宋“好心”地从他们那里进口大量西夏跟辽国特产,为他们输送了许多钱币,从而让这两个国家维持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且还有余钱购置硫磺,开始发展军工。

可显然维持火器军工发展就已经几乎掏空了西夏和辽国全部国库,民间发展基本上靠民间百姓自己,为此两国国民往往需要靠售卖各种产品来维持生计。

比如西夏和辽国的牧民就会经常把牛羊马卖到大宋来,还有各种皮毛、矿产、药材也都是大宋收购的对象,从而让两国民间经济能保持得住。

而一旦大宋对西夏和辽国进行经济制裁,各种物资禁运,那么瞬间两个国家都会陷入粮食匮乏、经济崩溃的局面。

不要以为这不现实。

历史上西夏与大宋之间爆发战争,大宋取消榷场互市,西夏经济一夜之间陷入绝境,国内民不聊生,牧民损失惨重,要不是李元昊打了胜仗,最后靠着大宋赔偿岁币续命,恐怕西夏早灭亡了。

因此可以说从很久之前,赵骏就已经开始布局。

为的,自然是今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