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战略部署,夺回燕云(2 / 2)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嗯。”

赵骏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道:“我打算海军一部分运送士兵前往高丽,帮高丽抵御辽国。另外一部分从渤海湾进攻,配合陆军,闪电奇袭燕云,务必要让辽国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样吗?”

蔡齐皱眉道:“汉龙以前不是说过,将来大宋要吞并高丽、日本以及周边国家,成为东亚一极,那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

“但我也说过,这是个很长远的计划,我这一代大概做不到,可能要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赵骏摆摆手道:“所以就目前的处境,大宋还需要这些盟友。不是我要做道德标杆,本来国家利益至上,政客需要用厚颜无耻的手段巧取豪夺。毕竟泱泱华夏那么大的土地可不是靠礼仪廉耻换来的,而是靠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可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明白,西方能够通过血腥掠夺靠的是武力,是封建社会对原始社会的压制。同样是封建社会,明朝时期的西方殖民者就拿大明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在明末被我们一个海盗给吊打。”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到的是,大宋目前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连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没有,以现有的能力,是没办法对辽国、西夏、高丽、日本这些国家采取殖民掠夺手段,也没有办法占领那么大的土地。”

“蒙古的地盘够大吧,可最后他们也被迫分为四个汗国,而且起义不断,没过多久各个汗国就陆续被推翻。我们也一样,大唐灭亡的只是高句丽,可最后他们还是形成了今天的高丽,国家笼罩了整个朝鲜半岛。”

“所以文明仅仅依靠征服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强大的武力以及文化渗透。让东亚各国的百姓和民众认同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才能在攻占他们的国家之后,把他们变成我们的子民。”

“否则就像前些年辽国进攻高丽,哪怕攻占了他们的国都,可他们的国王和大臣在外面带领百姓打游击,却还是能够把辽国击退,最终复国一样。”

“归根到底,想要彻底融合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没有一些人想的那么简单。”

“民族主义一旦觉醒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日本在二战前奴役了朝鲜长达三十多年,试图从文化、语言、思想上灭亡朝鲜,可最后成功了吗?”

“我们在做的事情说难听点是在亡人家的国,灭人家的种。把所谓的其它国家民族,如朝鲜族、蒙古族、女真族、渤海族、契丹族、党项族、吐蕃族等等,变成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而趁着这个时代还没有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影响其他民族,让这些民族被我们包容、同化。最终慢慢让他们认同我们,成为我们。”

“而不是与我们敌对,反抗,就像二战后全世界闹独立一样,最终双方弄成一个鱼死网破的地步。”

“现在。”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可劲地往国外卖儒家书籍的缘故了吧。”

赵骏环顾四周,露出阴谋得逞的笑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而其中最厉害的就属于包容。

大唐时期,外国人以成为大唐子民为荣。

很多高句丽、日本人都润到大唐来,想要获得大唐的户口。

甚至在后世人都瞧不起的带宋,都有日本人为了搞到汉人血统,而弄出一个“度种”计划。

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的同化能力有多强。

众人一时间了然。

很多对于赵骏一些操作不太理解的人,也顿时有了明悟。

“原来汉龙自始至终,在下一盘大棋啊。”

“这样想来,东亚一极战略,果然是一个宏伟而又漫长的计划啊。”

“汉龙目光之长远,非我等能考虑得到的。”

众人一时称赞。

因为他们觉得仔细想想,赵骏的计划还挺靠谱。

以前更多的是觉得云里雾里,觉得大宋真的能拥有如此广阔的地盘吗?

现在看来,似乎这一切并非不能实现。

“好了,接下来说正题吧。”

赵骏轻轻敲击了桌面道:“还是那句话,既然辽国和西夏主动送地盘来,那我们也没有理由不收。这是我的计划,兵分两路,一路驰援高丽,一路围攻燕云,你们的意见呢?”

众人都看向范仲淹,这里论起打仗,还是他更有经验。

“我没意见,以我大宋如今的国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倒是不难,哪怕与辽国和西夏同时开战。”

范仲淹微微点头道:“何况既然汉龙是提出战略任务的人,那么我们也该无条件信任,而接下来我们就得为达成夺回燕云做战术规划了。”

“既然如此,那老范,你和狄青走一趟吧。”

赵骏说道:“能不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就看伱的能力了,别让我和官家失望。”

“嗯。”

范仲淹点点头没有推辞。

对付一个小小的西夏,韩琦足够了。

但辽国这边的话,还是得靠他。

毕竟辽国的国力跟西夏还是不可同日而语,需要一个主心骨。

所以赵骏拍板,让他出马。

或者说,这件事其实也没有别人能做到了。

一来在军队威望不够,起不到范仲淹那种让所有人无条件信服的效果。

二来范仲淹虽然真实能力不一定特别强,可他的判断力还是不差,至少也是个中上级别的统帅。

再加上有狄青冲锋陷阵,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要是老范这还不能搞定,那就干脆找块豆腐自己给自己撞死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