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锡 / 章节正文阅读

411【尘埃落定】(2 / 3)

作品:《九锡

原以为将李云义拉上船,借此可以和李适之结成互相握有把柄的坚实盟友,没想到这个李三郎如此废物,连一两个高手都藏不住,所有的举动都在自家长辈的掌握之中。

更让三皇子霍然惊醒随即无比后悔的是,虽然李适之这些年隐隐成为锦麟李氏的代表,李道彦才是那个决定一切的主事人。

纵然他已经老态龙钟,纵然他将很多权力放手给李适之,可是只要他一句话,李适之便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老老实实地告病休养。

此刻回溯过往,三皇子才知道自己谋划的一切宛如一个笑话。

李道彦简略说明原委,最后对李端说道:“陛下,老臣愧疚难当,甘愿领受一切责罚。”

李端沉吟不语,转头看向站在武勋第二排的陆沉。

那天在观云台一叙,这个年轻臣子在他面前直抒胸臆,虽说他很欣赏这种坦诚耿直的性情,却也感到十分头疼。

陆沉的诉求很简单,杀人偿命而已。

倘若陆沉真的死在庆丰街上,盛怒之下的李端可能会祭起屠刀,问题在于陆沉现在安然无恙,他只是想为那六名壮烈牺牲的亲兵复仇。

李端能够理解边军武将这种朴素正确的价值观,可是他身处君王之位,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纠葛,哪怕不顾及三皇子是他仅有的三个儿子之一,光是站在三皇子身后的许皇后以及后族,就是一股必须要慎重对待的势力。

不杀三皇子只杀李云义?

江南世族又会如何看待天家?

似是有所感应一般,陆沉抬头望向天子。

他从李端的神情中感知到这位九五之尊此刻的为难,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位陛下确实和他认知中的皇帝有所不同。

他拥有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坚韧和耐心,在当初孑然一身从江北逃到南方的前提下,他依靠大义名分登基为帝,不仅没有被下面的文武百官架空,相反利用各方势力的矛盾艰难壮大忠于自己的力量,不仅逐渐收回权柄,还能十余年如一日支持边军巩固边防。

这样的皇帝按理来说应该是那种只论成败不计手段的性情,可他心底偏偏还有一抹柔软。

无论是他对大皇子的耐心劝导,还是那天在观云台上对陆沉说的“朕只有三个儿子”,乃至于今天真相大白之时迟迟没有强硬做出决定的表现,都足以说明他并非那种绝情冷酷的人。

一念及此,陆沉在衮衮诸公的注视中迈步向前,朝着天子躬身一礼,道:“启奏陛下,臣有几句话想说。”

三皇子循声望去,眼中既有绵绵怨毒之色,也有几分难以克制的惧意。

在他想来,陆沉这厮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势必要对自己斩尽杀绝。

李端轻吸一口气,颔首道:“讲。”

陆沉道:“陛下,臣至今不明白建王为何要行此举。不过眼下真相已经水落石出,口舌之争毫无意义,臣作为这桩刺杀案的苦主唯有一言,请陛下依照朝廷法度治罪建王和李云义。”

闻听此言,李道彦转头看了一眼陆沉,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

陆沉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他不会固执地要求天子杀了三皇子和李云义,只要能给世人一个交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