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锡 / 章节正文阅读

550【安得猛士守四方】(九)(1 / 3)

作品:《九锡

雍丘东城,城楼之内。

薛怀义看着厉天润将一碗药汤悉数饮尽,不着痕迹地轻声一叹。

经过他这一年多的精心调理,厉天润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以他的经验判断至少可以延长两三年的寿命,前提是厉天润能够卸下一身重担,寻摸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静心休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依旧每天呕心沥血。

有道是医者仁心,薛怀义当然不愿看着厉天润如此,但是他又说不出那些劝谏之语。

这段时间看着大齐儿郎连番苦战,面对凶悍的景军寸步不让,他们毅然决然地抛头颅洒热血,无数慷慨悲壮的景象在眼前接连发生,薛怀义又怎能劝厉天润爱惜自身、不顾将士们的奋勇牺牲?

他虽然不谙军事,也知道雍丘城此刻的战略意义。

只要大齐的旗帜飘扬在城头,景军主力就一定会出现在城外,两边争夺的不只是一座城池,而是江北大地的战略要冲与核心枢纽,关系到未来几年来齐景之间的势力格局。

守军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显露过慌乱,完全是因为厉天润昂然屹立在城头上,只要帅旗一日不倒,守军士气就不会溃散。

“报!”

刘守光握紧手中的马鞭,冷静地问道:“敌军骑兵有多少人?”

仿佛是为了呼应他这句话一般,只听得对面景军阵中一声轰响,紧接着东西两面响起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呐喊声。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他们将要直面强大的景军。

刘守光淡淡应了一声,狭长的双眸中泛着沉肃的光芒。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景军在还有五十丈左右时停步,形成僵持对峙之势。

厉良玉没有停下,只不过后面显然是他自己的分析:“眼下我军两路援兵齐至,陆侯则带着东线主力前往鹿吴山,庆聿恭显然是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犹豫不决,这两天景军的攻势愈发凶猛。下官担心的是等不到荣国公和陆侯领兵赶来,雍丘就已经被景军攻破。”

此番北上驰援,刘守光带着从骁勇大营挑选出来的三万步卒,论实力要比边军略逊一筹,但是士气保持得比较高昂。

刘守光自领七千步卒为中军。

前方有景军阻挡。

……

此刻堂内仅有父子二人,言谈之间自然不必藏着掖着。

厉天润转而看向肃立一旁的厉良玉,问道:“外边情况如何?”

厉良玉朗声应下。

刘守光看着领命而去的传令官,有些心神不宁。

“好。”

城内原本有两万余人的兵力,随着北城那段城墙的垮塌,守军纵然有奇火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压力剧增却是不争的事实。

来人看着坐在马上的刘守光,紧张地说道:“启禀侯爷,谷指挥使命卑下前来禀报,我军游骑发现一支景军骑兵从东面急速南下,绕行至我军后方,意图堵住我军的退路!”

厉天润没有怪责,他起身来到沙盘之旁,看着整個西线战场的概貌,缓缓道:“如今看来,这位景军元帅想的不只是夺城那么简单。”

白马关外人头攒动,将士们整齐列阵。

他没有想过仅凭麾下两万人就能在野外击败景军,但是只要能给对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迟滞景军进攻雍丘的势头,这便足够了。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庆聿恭岂会忽略停留在白马关内的齐军援兵?实际上刘守光领兵出关不久,景军斥候便捕捉到这个信息,这也是大齐京军一路极其小心的缘由,防止在行军途中被景军偷袭。

厉良玉知道自己的父亲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这样说显然是发现了一些古怪,只不过思忖片刻没有答案,只能愧然道:“回父帅,下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