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2章 弘法(1)(3 / 5)

作品:《落难情缘

韦刺史赶紧制止:“连夜赶路,太过劳累大师。早晚不差这半天。”

六祖说:“生命在于呼吸之间,我们还是抓住当下。再说,一千名信众的一天时光,就相当一个人的三年呀!别说了,走吧!”

六祖惠能当天赶到韶州大梵寺的时候,已是入夜时分。

大梵寺内,僧俗众多,挤得水泄不通。

大殿前搭起了高高的讲经宝坛。韦刺史等十多位官员也来到这里,和僧俗信众一起肃穆地站在宝坛前面。

突然,钟鼓齐鸣,大梵寺的法师高声唱道:“恭请上慧下能大师!”

六祖惠能身披大红祖衣,神采奕奕,一步步登上铺着厚厚绒毯的宝坛。

坛下众人屏息合掌,恭敬肃立,气氛庄严。唯见六祖坐定,轻轻一敲引磬,领着众人礼拜下去:“南无六祖大师!”

六祖惠能向全场僧俗合十致意。他身上的袈裟,闪烁着五彩光芒。

众人惊讶之时,六祖惠能那晨钟一样的声音已经在全场回荡: “各位善知识,人的本性原本是洁净无暇、无污无染的。只要能将这种本性显发出来,就可以直接成佛。这种清净本性,你们大家都有,只因为你们心里迷惑,不能自悟,以致流转生死,不得解脱。”

台下听众听到自己都有佛性,明心见性可以成佛,感到新鲜又兴奋,注意力更加集中。

六祖继续说道:“现在,我为大家讲解摩诃般若波罗蜜佛法,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佛法。”

六祖惠能略微一顿,口吐妙语:“人世间的一切文字,以及大小乘、三藏十二部经文,都是人创造的,并且因人而设。如果没有人心灵的智慧,也就没有一切万法。既然万法来源于心灵,那么,我们自己为什么不从自己的心里,去顿见本性呢?因此,世界上的一切善法,也都在人的本性中,不必外求。诸位,佛和众生,原本没有差别,关键在悟与不悟。如果自性迷,便是众生;如果自性悟,众生就是佛。所以说,只要你们的心,对世间的一切事物能够做到不拘泥不执著,无所谓取也无所谓舍,那就能够明心见性,得道成佛了!”

众人从来未听过这种深入浅出、明明白白的佛法,各自心领神会,既敬且惊。他们欢喜顶礼,合十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