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举国关注四城郡,第一位封神的人类!(万字)(2 / 3)

作品:《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

“赵监使的确早就留下了后手,冯琪琪还有希望!”

“啊?”

这番话听得在场众人是一头雾水:

“王先生,您是什么意思?

医院方面已经给冯琪琪下达了死亡通知,难道你的意思是冯琪琪还能再活过来?”

张道义捋了捋胡须,眼神充满探索的看着王无尘。

“不,我说的还有希望,是另一回事。”

王无尘迅速坐了下来,强压着心中的激动,看向所有人解释道:

“这件事情赵监使不便自说,我想是因为此事本就是逆天而为,而监使作为执掌封神之人,自然不可监守自盗!

但监使先前在行动前让我们佩戴的玉佩,并告诉我们,不论发生什么,绝对不能摘下来,答案就在这残页里。

这残页应该也是监使特意留下的,就是让我们知道这玉佩的作用。

冯琪琪虽然身死,但因为生死时一直佩戴着这快阴玉,所以她的魂魄应该并没有去到鬼路,彻底离开阳间。

而是暂居在这玉佩中,凝而不散。”

一边说着王无尘,还特地打开了古卷,让其他人进行传阅。

“这本古卷,对道教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其中不乏提到过很多人为修仙或成神的例子。

阴玉的残卷是监使特地夹在这里的,而被隔开的这一页提到的正是香火成神。

人要想成神,有很多种方法,一来就是正修,也就是大家所理解的修行。

不论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只是对于成神阶段的称呼不同,但其本质道理是共通的。

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仙人,都是正修得道。

比如各显神通,过海的八仙,再或者道家著名的天师。

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便是要于世有大功绩。

在这本书中的论衡道虚篇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如黄帝铸鼎守山,鼎成后有龙须虎鬓夏迎黄帝,于是黄帝骑龙上天。

再或者淮南王,刘安得到举家生,鲜汇集鸡犬,所谓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这些人能够登临神位,这是因为生而不凡,且举世有功。

虽无明面香火,但受百姓赞扬。

当然,还有很多可修仙成神的偏法,譬如尸解成仙,再或者鬼仙等等。

自古以来,人们对修仙成圣之事就颇为痴迷。

但常人修仙难比登天,就是因为这本就是逆天而为之事。

所以才会有渡劫这个概念的出现,如若不是逆天而行,又何须招惹来天灾,需渡劫才能临高位?”

王无尘这一番长篇大论,彻底让李怅然坐不住了:

“大仙,伱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能听得懂,但是连在一起,怎么我就听不明白呢?

你到底想说什么?

不是在说冯琪琪吗,怎么又突然扯到修仙,成神上去了?”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张灵渊,此刻缓缓开口,一语道破天机:

“监使留下的后手,是让冯琪琪成神?”

一众院士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如此大胆的推断,还是很快便得到了王无尘的认同。

“没错,这就是监使给冯琪琪留下的后手!

现在冯琪琪的魂魄一定就在他所佩戴的那块阴玉里,这让她的灵魂能够在阳间停留很长时间,而不至于魂飞魄散。

监使临走前特地看了一眼地图,并且我注意到地图上有一处方位被特别标注了出来,随后带入罗盘中去看,就能发现这一处被标注出来的地方,乃是初阳郡的风水宝地。

如果这本古籍上所记载的没错,那么监使应该是在告诉我。

为冯琪琪立碑刻文,立人身祠,受百姓供奉,积蓄香火。

有朝一日时机成熟,监使便能封其为神,登临封神榜!”

王无尘从刚才到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似乎本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

立碑建祠,香火供奉,这种事情若非是王无尘说出,就算再让几人坐在这想一年也不可能想得出来。

“真的假的?监使为什么不直接说?”

对于张振山的询问,王无尘一字一顿的说道:

“自古以来,人身祠积攒香火塑神只存在于神话传说里。

并且,只有三天子哪吒的传说中有提到。

这是逆天而为之事,监使要是说了,可就是泄了天机!”

……

在场众人纷纷瞠目结舌,良久回不过神来。

但刚才王无尘说的这番话,让李密以及吴文祺二人听的是一头雾水。

他们根本就听不懂什么天机,什么修仙之法。

从刚才到现在二人的感觉一直是在听天书。

见众人纷纷沉默,李密疑惑的摸了摸脑门:

“王先生,我没太明白您什么意思,是需要我们做什么吗,能不能简单的解释一下?”

“啪!”

王无尘当即回头指向了地图中被标注出来的中心位置:

“我相信我已经明白了监使的想法,就按我说的做吧,一切责任我来负责。

在这里,修建起一座祠堂,祠堂内立碑,写冯琪琪之名。

将她的尸身就葬在这碑下,切记要将她的肉身与阴玉一同下葬。

随后,组织百姓民众前去敬奉香火,他有一日,冯琪琪定有成神之机!”

尽管队员们对于王无尘的这个猜测感到非常惊愕,但他们都很清楚,几人之中最有脑子的就只有他了。

现在他又如此信誓旦旦,并且刚才赵启的确有些反常,就让他们都觉得或许王无尘说的,还真就是赵启的意思。

至于李密和吴文祺,他们压根也不需要去真正理解王无尘方才这番话的意思。

反正重点他们是听明白了,那就是王无尘代表了赵启的意思,所以王无尘下达的命令就是赵启的命令。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场会议在结束之后,李密和吴文祺便开始着手准备。

……

而另一边离开了会议室后的赵启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站在窗边,一直在看着会议室的方向。

“抓紧时间让工兵部集合,还有最后一项收尾任务要执行,这次任务时间很短,只有三天时间,立刻着手准备!”

吴文祺一边急匆匆的上车,一边对着电话里说的。

这声音在寂静的深夜中极为清晰。

在吴文琪离开不久之后,李密也和其他官员走了出来:

“赶紧安排一下,跟初阳郡郡守说一声,不论那个地方要做什么规划,都必须结束。

并立刻传递一份建设文件,让城市规划局的人加紧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项目。”

听到这些声音,赵启轻轻的松了口气。

果然,王无尘没让他失望,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稳步进行。

只是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王无尘探进来了个脑袋:

“监使,没打扰您吧?”

赵启冲着王无尘招了招手,在走进来之后,王无尘方才注意到赵启面前的桌子上刚刚倒上了两杯热茶。

“监使,您知道我要来?”

王无尘坐在了赵启的对面,颇为好奇的询问道。

“我不但知道你要来,还知道你带着一肚子疑惑来的……”

被赵启说中了心思,王无尘赶紧将手里的这份古卷递了过去:

“监使,我实在是不敢确定,我是不是正确理解了您的想法?

冯琪琪真的要……”

没等王无尘说完,赵启便看着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我没有什么想法,你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尽管去做,无需多问。”

闻听此言,王无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赵启轻轻的抿了一口面前的热茶,随后方才意有所指的看向王无尘说道:

“你知道为什么自古以来所有的修士也好,还是江湖术士也好,都总会把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挂在嘴边上吗?”

“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在明面上的意思吗?”

赵启闻言笑了笑,接着问道:

“那你知道天机不可泄露,还有下半句话吗?

人们大多只知天机不可泄露,却不知为何不可泄露。

只因为这一句话的后半句,知天机者,不可逆天矣。

在我们大炎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能看透天机的人可不在少数。

擅长风鉴,凭借风声风向就可断吉凶,且深义五行六壬之法的袁天罡。

八卦奇门借东风的诸葛亮,以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

他们都知天机,却也遵循着同样的禁忌。

天机不可泄露,道法不传六耳,知天机者,不可逆天矣,你明白了吗?”

赵启这番话说的非常隐晦,但还是让王无尘很快便明了的点了点头。

到底说这番话就是在向王无尘解释,为何这件事情只能靠他自悟而不能明说。

冯琪琪的命运本非如此,赵启让其加入钦天监的那一刻,实际就已经改变了冯琪琪既定的命运。

在这场与妖魔的战斗中,会有人因此而死,是这场战斗的命数。

因此死的人是谁?赵启一直无法知晓。

冯琪琪或许命不该绝于此,只因她的命数从一开始被改变,所以才逐渐延伸到了这一条不归路上。

但有一点是基本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冯琪琪本无封神之命,所以这本就是逆天而为之事。

若此事从赵启口中说出,就是泄了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