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澳洲崛起录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二十九章:墨累河流域大开发(2 / 3)

作品:《澳洲崛起录

1920年4月底,阿瑟再次坐上了专车,前往圣阿瑟堡附近,视察墨累河流域平原的开发状况。

之前提到过,墨累河流域平原拥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这片地区自然也不只剩阿瑟堡这一个城市。

阿瑟这次视察的目的也不是圣阿瑟堡,而是附近的其他城市,巴尔拉纳德。

巴尔拉纳德位于墨累河沿岸,在圣阿瑟堡以东一百公里左右。

巴尔拉纳德是新首都圣阿瑟堡的粮食储备城市。换句话来说,这里注定是一个农业城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农业,作为首都圣阿瑟堡的粮食供应地。

为什么选址在这呢?从地图上就能够看出,巴尔拉纳德周围数百公里的土地全部都是广泛的平原,并且就在墨累河沿岸,土地和水资源是完全不缺的。

作为开发墨累河流域的试点城市,巴尔拉纳德凝聚了澳大拉西亚政府的心血,是一定要开发成功的,并且必须要开发的很完善。

在确定了圣阿瑟堡的地理位置之后,巴尔拉纳德的开发其实比圣安瑟堡还要早。

在铁路建设完成之后,政府调来了大量的拖拉机,安装上爬梨开始开垦,并且已经开垦出数万英亩的土地。

目前的巴尔拉纳德已经拥有上千个居民,这里将完全实行大型自动化生产,争取用更少的人力生产更多的粮食,甚至在将来满足大半个国家所需。

粮食的生产完全离不开水资源,好消息是,因为墨累河的缘故,巴尔拉纳德及附近的农业种植区基本不缺水资源。

但为了以防万一,在附近还是要修建蓄水区的,以便于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农业用水。

看着巴尔拉纳德农业开垦的盛况,阿瑟还是十分满意的。

平坦的平原让拖拉机在这里大展身手,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自动化生产。

无论是澳大拉西亚还是美国,和欧洲都十分相似,天然性的具有很高的城镇化率。

特别是像这种移民国家,人均土地面积很广阔,自然也造就了农庄的广袤和自动化农业生产的迅速普及。

农业化的自动生产在欧美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早在1830年,美国人就发明了最初始的收割机,对于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经过接近百年的发展之后,收割机对于欧美农业的生产来说已经相当重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要远远大于人力,这也为欧美国家解放了相当规模的人力资源。

澳大拉西亚农业生产一直以来也崇尚的是机械化,也就是所谓的用更少的人力生产更多的粮食。

无论是拖拉机还是收割机,只要能够运用,自然要比使用大量的人力进行种植和收割好得多。

墨累河流域在进行开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片地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是机械化的,而且最终要走向全面自动化。

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平原能够给澳大拉西亚带来什么还未曾可知,指不定将来会是澳大拉西亚的大粮仓,供给澳大拉西亚全国大半的粮食消耗。

说起巴尔拉纳德的开发,仍然离不开王室财团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