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超神级学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7章 话语权的定义(2 / 2)

作品:《超神级学霸

毕竟拿诺贝尔奖可比拿菲尔兹奖容易许多。

总结一下便是应该大幅度提高毕业难度的同时,让基础跟交差学科并重,可以通过多元化路线来让数学院的学生选择用何种方式毕业。

一系列理想化的想法飞快的在乔泽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被乔泽列为了应该顺便达成的目标。

逻辑也很简单。

既然他暂时打算呆在这个平台不挪窝,提高平台的公信力跟话语权对他来说只有好处。

总不能以后当某个人像今天这样在网络上诋毁他的时候,平台发的公告连点公信力都没有。

至于让他上阵去跟人辩驳……

还是算了吧。

乔泽觉得多看这种人一眼,他都输的很惨。

就好像上次被全网诋毁的时候,乔泽甚至根本没生气。

真的,许多网友并不清楚,很多时候无知也是能救命的。

他们说乔泽搞学阀,甚至讽刺乔泽有病,根本伤害不了乔泽分毫,就好像之前的招生老师喻成功对乔泽曾经班主任说的那句话:“你们觉得乔泽有病,乔泽觉得你们都是蠢货,这属于双向奔赴了。”

真想要激怒乔泽,其实也很简单。

只要在网络上诋毁李建高不配当院士,大概就能完成这一史诗级的目标。

好在乔泽的这个想法,大概是清楚情况的一众教授都觉得这事太特么离谱,所以没人在网络上提过这件事。

从理论上而言,乔泽现在还是本科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导师,网友自然也根本不知道李建高的存在。

所以乔泽依然能保持着绝对的理性。

他甚至有了这些想法都懒得给徐大江打个电话。

因为乔泽知道,完全不需要他主动联系徐大江,这位本就没多少事的院长,自然会找合适的机会来试探他的想法。

他甚至感觉挺奇怪的。

徐大江的消息不可能这么闭塞,应该已经知道了网上现在的情况。按道理早就已经该跟他打电话,或者主动找来了才对,但到现在还没一点动静,不太合理。

不过乔泽浪费了十分钟做这些事情之后,便直接关闭了豆豆,懒得再关注这些事。

最近乔泽被几道数学题勾引住了心神。

就好像他会在探讨过程中,给张洪才出题目一样。

燕北大学几位教授也会不甘示弱的专门在邮件里发给他一些题目,其中有两道题目很意思。

非常值得花费些时间去研究。

……

乔泽判断的没错。

徐大江其实很想联系乔泽。

但问题是,乔泽在社交方面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他甚至从没意识到每次单独跟徐大江在一起,带给了这位院长大人多大的压力。

所以每次有事徐大江已经习惯了会第一时间跟李建高联系,然后跟李建高约好时间再来跟乔泽见面。

至于打电话……

呵呵……

徐大江敢说真没几个人能从乔泽那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助词中,判断出他的真实想法。

以他的经验,给乔泽打电话,听到最多的词汇大概就是“对,不,嗯,啊,是,好,行。”

以上字符,经常一句话只出现一次。

他甚至从没在乔泽口中听到过叠词。

对于乔泽来说,这样的交流方式很高效,已经足够表达他的态度跟想法,至于别人听不听得懂,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大概只觉得很搞笑。

因为这些单字加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气,除非是乔泽肚子里的蛔虫,不然谁特么真能听懂其中有没有别的意思?

能听懂的大概只有苏沐橙了。

并不是所谓的心灵相通,主要是苏沐橙不懂就直接问,乔泽也愿意更详细的回答。

交流得多了,自然而然便能懂了。

但今天情况又不太一样。

李建高好不容易跟他介绍的对象约会了,当然不能让李建高抛下人家小米老师直接回学校。

起码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拿捏乔泽的信心半点没有,相对而言,凭借感情跟李建高拉扯一下的信心还是有的。

所以徐大江只是在微信里给李建高留了言,让这位乔泽认定的导师回学校之后,跟他说一声,然后再一起过来跟乔泽好好谈谈。

更别提这时候徐大江也挺忙的,他还要应付一堆好奇宝宝的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所有压力终于堆积到了科委这边。

不止是网络上的压力,更有来自内部的压力。

光刻机的研究属于国家特别重视的“核高基”类的项目。

再加上这次大型光刻机的设计跟建设从立项开始,就打着全产业链零进口全国产的旗号,再某种程度上还真属于涉密项目,所以知道乔泽跟这个项目关系的人还真不算多。

于是本来还在纠结该如何处理这件份申请的大佬们,突然开始接到工程院跟物理院的电话。

表达的意思总结一下大概就是人家乔泽虽然年纪小了些,但是成绩摆在那里,所以别拖着了,赶紧把人家的申请过了算了。

如果是一个两个院士来电话好说,当好几位院士都来过问这件事,那就真的可以顺水推舟了。

这对于乔泽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但很难说当这事真的尘埃落地时,对于许多当事人来说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毕竟这事就真的很离谱。

不只是这件事本身离谱,促成这件事当事人的目的更为离谱!离谱到让间接促成这件事的使用作俑者——丹尼尔·诺米特知道了都会目瞪口呆的程度。

只能说乔泽的出现就像是朝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正在以西林工业大学为中心,不停的向外部辐射着能量,被套在涟漪中的人,只能被动接受那些或悲或喜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