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隐忧(2 / 2)

作品:《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因为你们,现在上面对于航天的态度是只要有钱什么都办得到,尤其是风暴号,所以这一次要求提前登月的呼声不只是来自下面,上面很多人也很希望能够抢在naa之前把我们的宇航员送过去啊。

长征十号遥三火箭还有大半个月就能装船运到琼州,从八个月到六个月,现在我们只用四个半月就能制造好第三枚火箭,你信不信,津沽基地还没有尽全力?”

“这么快!”

林炬大为震惊,长征十号可是需要5个5米直径的一级和助推器箭体,能四个多月生产一枚长十,相当于能够生产原世界线的两到三枚长五,,也就是说一年就能制造**枚原世界线长五火箭的制造能力?!

“引进流水生产方案对火箭生产的影响非常大,虽然前期成本确实高了些,但是速度也完全不同,津沽制造基地现在能够同时生产两枚长十的零件,加上检测程序,努努力四个月交付一枚火箭是能做到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航天局去年拿到的资金支持不算登月项目都超过了200亿,人员数量扩大了一倍多,2016年航天科研经费占比全国总科研投入达到了10%,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没等林炬回答,大佬就说出了答案

“航天已经成为国家的超大财政支出项目了,并且我们还在源源不断的增长,如果没有了新的计划,就得砍掉一大批的项目和裁撤超过一半的人员,直接影响上百家企业。”

林炬“那绝对是一个灾难。”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它的影响不仅仅是放慢探索的脚步那么简单,曾经为了伟大的计划所建立的产业链会断裂崩溃,航天技术甚至发生大倒退,再重建就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直接的例子就是在90年代阿美军备松弛以后一大批军企倒闭,甚至包括为航母生产蒸汽弹射器的厂家,就连为核潜艇生产推进轴的厂家都只剩下了最后一条生产线。

在过去的两年里,因为航天发展委的建立航天局的生产链很多都扩展到了民企范围,现在社会上的高精机电公司和航空企业都在和航天打交道。

大佬“这就是为什么老佘在拖时间,放慢速度的话就能缩减人员队伍,延长计划时间,曙光计划现在预期是有10次任务,也就是曙光十号就结束了,嫦娥计划也有10次,总共20次计划已经足够完成月球基地。

在这之后,我们得寻找新的出路。”

现在林炬很明白局势是怎么样了,嫦娥系列是无人建设计划,曙光系列是有人计划,总共20次任务现在还剩12次,后续任务都是巨型火箭执行,上面想尽快赢得登月的胜利,而佘院士是想要在这个前提下尽力过拖时间。

经过一番思考,林炬已经明白症结所在了刺激不够深。

登陆火星虽然也在计划内,但前进号和a100这些前置任务差不多做完了所以难度也没那么大,投入可能比曙光计划还要少,上面也觉得能比naa快。

优势超出太多,难免精神松懈一点点。

林炬“我倒觉得不用担心,现在毕竟不是上个世纪,我们有能力开始利用外星球上的资源了,这并非是个无底洞。”

大佬“采矿?这个前景太模糊了,但……借你吉言吧。”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