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建立无限帝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五章 胜利者与失败者(2 / 2)

作品:《建立无限帝国

因为《孙子兵法》作为“进阶教材”不会教你基础知识,有时候战场上就是没机会取巧,你就是得玩硬的,攻城虽然是下策,但却可能是最有效的选择。

所以有句俗话说得好“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没错,尽管这句话被大家错误的记成了“三个臭皮匠”,但是事实就是裨将,一种军队中的低级军官,在部队中想要注意个人卫生可是不容易,再加上一天到晚厮杀,出汗、溅血,身上的味道当然不会好闻。(诸葛亮和皮匠能有什么关系?比赛制作发明吗?)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说,三个低级军官商量出来的战术层面的计划(千人规模),足以和诸葛亮相媲美,无他,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再加上有三个人进行互相印证,几乎可以补足所有漏洞。何况就单纯的双方军队正面对抗来说,本就没有多少取巧的机会可言,即使是诸葛亮也未必能想出的办法,何况诸葛亮的长处在于大局和战略层面的谋划。

所以军事上说,要正奇相辅,所谓的正就是玩硬的,所谓的奇就是取巧,玩兵法减少伤亡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过度的依赖用计,而忽略正面对抗,赵括就是例子。

像是劳勃和艾德的长子罗柏?史塔克这样的天生的战术天才毕竟是少数,维斯特洛的贵族子弟中大多数只是满脑子冲冲冲的傻小子罢了,空有一腔热血,把战争当成浪漫的游戏,以为自己只要挥挥剑,就能满载荣誉和胜利而归。

当然,要是玩冲冲冲能够达到“无畏者巴利斯坦”那个境界,那也就算不上傻小子了,毕竟冲冲冲还有命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盛夏厅之战的经过被传得神乎其神,“一日三战,每战皆胜”,劳勃因此成为了维斯特洛的“大明星”,他胜利的消息就像是自己张了脚一样仿佛一阵风一样吹遍了维斯特洛大陆。

当然,读者们都知道这场战争的具体经过,但是显然的,这个故事在吟游诗人的口中被夸大到了惊人的地步。

作为当事人的奥兰多?卡伏伦伯爵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像一个“傻孢子”一样闯进了劳勃事先设好的圈套里,战争甚至没开打,自己就已经做了俘虏,然后立刻果断为了自己的小命和领地当了叛徒。

他是这么形容这场战争的,他带着部队第一个抵达盛夏厅,然后遇上了劳勃的大军,他“勇敢”的冲杀在第一线,他的士兵们顽强的和劳勃作战,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不敌强悍、无畏、英勇的劳勃和他的大军。然后劳勃生动形象的向他们阐述了“疯王”人神共愤的残忍行径,他们听了之后幡然悔悟,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加入劳勃光辉伟大的正义事业。

致于格兰德森伯爵,他显然和自己的“岳父”统一了口径,在他的描绘中他晚来一步,卡伏伦伯爵的军队已经被劳勃?拜拉席恩击败,他勇敢的冲上去帮助自己的友军对抗数倍的敌人,然后就像卡伏伦伯爵一样,最终他也“幡然醒悟”,“弃暗投明”了。

“银斧”对于二人的战况也不甚明了,他甚至以为他们早在战前就已经秘密和劳勃接洽,事实上,即使他知道,恐怕也不会多管闲事,既然现在都是一个阵营的,何苦去捅破他们的谎言,为自己制造敌人哪?他可比他的父亲要机灵而懂得变通的多。

于是,盛夏厅之战成了一个传奇,仿佛是为劳勃一个人量身打造的广告,对于这个广告,劳勃和韩幸都是一百个满意,更是乐于看到那些贵族吹嘘自己的“辉煌战绩”,因为他们都知道,敌人越强大,打败他们的人自然就更强大,好名声永远不嫌多!

好名声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劳勃带着“俘虏”回到了风息堡,那些本来还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贵族见识到了劳勃的“实力”,果断的选择加入了他,这让劳勃的军队扩充到了三万之多。

劳勃对于那些失败者的宽容更是让他获得了所有风暴地贵族的一致认同,毕竟打仗就一定会输,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流行俘虏赎身的原因,贵族老爷们可不想被一战定输赢,毕竟战争只是他们无聊生活中的作料,吃喝玩乐才是他们生活中的永恒主题。

半月后,劳勃留下两千守军交给史坦尼斯统领守卫风息堡,自己则志得意满的前往高庭方向,迎击梅斯?提利尔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