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陀三寺,解空讲经!(万字大章求月(2 / 5)

作品:《一人之下,山海画妖

随着一阵发动机的声音响起,渡船启动,缓缓开出了港湾。

看着周围的起伏的海浪,感受着普陀山周与众不同的香火气氛,几人都心有感触,细细体会了起来。

“老游,怎么样,有什么感悟吗?”不一会儿,已经习惯了游方隔三差五就有领悟的洪斌,忍不住看向了游方,好奇询问了一声。

“呵呵,哪有这么快,你把我当什么了?悟道机器?”游方失笑起来。

虽说,在这愿力如此浓厚、香火气息如此鼎盛的地方,他的确是有所感悟的,但就目前为止,这种感悟还太过模糊。

不过,在他的心里还是有一种感觉,只要能登上这普陀山、感受一下这佛门圣地的真正氛围,自己也就又能多一幅画卷!

就这样,众人一边感受、一边闲聊,一刻钟很快过去,他们也终于来到了普陀山上……

而在登岛的那一刻,他们都明显感觉到、一股独属于佛门的气息扑面而来,港口的周围全都是卖香的小贩、还有贩卖各种开光饰品的。

“买香吗?要烧香就在我这里买,山上的可贵!”

“佛珠!佛珠看一下咯,普济禅寺住持亲手开过光的佛珠,只卖九九八咯!”

听着周围商贩的吆喝,看着路过选购的游客或香客,五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浮现起笑容。

果然,不管是道门还是佛门,如今都已经被旅游业侵入,但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修行之人……也是要吃饭的。

“走吧,咱们往上走!”

来到上山路前,游方朝上望了望,随即挥了挥手、这便率先向上走。

通过“白泽观术”,他能感觉到山上有着大大小小数十处愿力凝聚之所,而其中最为庞大、也最为凝实的,共有四处。

至于这些愿力凝聚之所是什么地方,很简单,那便是山上的一座座寺庙,或是与观世音菩萨有关的地方。

而根据资料显示,全山开放有寺院共四十多座,最大的是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和慧济禅寺,三者被并称为——“普陀三寺”。

同时,这“普陀三寺”也是华夏异人界里鼎鼎有名的佛门势力,其弟子之多、其势之大,足以与“嵩山少林寺”相比。

当然了,二者分属于佛门的两大宗系——“净土宗”与“禅宗”,其理念并不相同,各自都算是本宗系的代表,基本分不出个强弱。

至于解空大师担任住持的灵隐寺,同样也是归属于“禅宗”,也正因如此,他一个少林寺出身的和尚才能在灵隐寺中担任住持。

而对游方而言,既然拜访不了灵隐寺,那便先来拜访拜访普陀三寺,先感受感受“净土宗”的奥妙,他日若拜访“禅宗”,也能更有的聊不是?

不过……

“其中那三道庞大的愿力凝聚之所,应该便是‘普陀三寺’,可还有一道与之旗鼓相当的……又来自何处呢?”游方两眼一眯,心里疑惑着。

在思考不出个答案后,他便索性按照愿力所处的方位、结合自己事先查到的地图判断起位置,而经过一番比对、终于确认……

“是紫竹林!”

“原来如此!”

众所周知,在传说之中,这普陀山便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而紫竹林,则是观世音菩萨真正的修行之地。

因此,从愿力的角度来讲,属于观世音菩萨的愿力不管从何处来,最终都会分出一部分进入紫竹林,这一疑问也便解开了。

“看样子,除了普陀三寺外,紫竹林也有必要去一趟,说不得能在那里再获得些灵感,对于感悟的完成也有助益!”游方暗自决定。

而走了一阵后,五人终于来到了“普陀三寺”中的“普济禅寺”,这里又被称作是“前寺”、是供奉观世音的主刹,也算是异人势力“普陀三寺”正经的“前门”。

“老游,这里到处都是游客,咱们是直接去里面么?”进入寺内,看见其中拍照打卡、烧香拜佛的游客,洪斌不由得挠了挠头。

这普陀山与青羊宫、龙虎山不同,整座山岛都几乎是旅游区、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别说是切磋,就算是想找个清净之地坐下闲谈,也是难以找到的。

“不行,擅闯太过无礼,咱们是来拜访的,须得要堂堂正正。”游方摇了摇头。

紧接着,他环顾四周,随即眼前一亮,脚步移动间,便朝着不远处的一名僧人走了过去。

他很清楚,时至今日,这庙里的和尚真真假假、难以辨别,但以一点来判断总没错,那就是“炁的强弱”。

真正的“普陀三寺”之人,必然都是佛门修行者,因此只要找到这些僧人中的同类,一切也就好说。

“这位师傅,还请留步!”

来到这名僧人面前,游方先是行了一礼,随即微微一笑、说明了来意。

“我是杭州陆家人,正与好友在外游历,来到贵宝刹想要拜访,却不知如今这偌大的普陀山,何处才是清净之地?”

“哦?”

听到这话,这名僧人挑了挑眉,这便停下脚步、仔细打量而起。

而在确认游方以及紧随其后的洪斌等人都是异人后,他这才行了一个佛礼、将他们拉到了后院儿里,至于他们的身份到底为何,他倒是并不关心。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既然是来拜访的,那本寺自当欢迎,但不巧的是,今日寺内的大部分师兄弟、包括住持师父都要聆听讲经,讲经会很快就要开始了,几位要是想与住持师父相谈,怕是得等到明天才行。”僧人轻声说明。

“明天?”

游方闻言一愣,心想这么不巧么?虽说自己并非是等不得,但毕竟身后还跟了条大尾巴,还是得维持好游历的行进节奏、保证计划的顺利。

于是乎……

“那太好了,我等素闻佛门一向包容众生、广纳善信,不知这场讲经我们是否能参与?我等也愿意聆听佛音!”游方面色一喜,再行一礼。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这“普陀三寺”的僧人都会在讲经会上聚集,那自己参与其中、聆听讲经,自然也能与之交流、吸取佛门妙理,也算是不虚此行。

“这……当真?”听到这几名外来之人也想聆听佛音,这名僧人显然有些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寺内的讲经会还从未有外人参与。

但看得出来,他其实也并不排斥、反而有些惊喜,毕竟这佛门讲经所讲的也并非是什么秘密,其重点是在于传播智慧、讲明佛理,能有外人参与反而是好事情。

“自然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