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一辆面包车(1 / 1)

作品:《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由于这是公司第一辆汽车,虽然这一辆车的技术含量不高,毕竟谁都想讨一个彩彩头不是,必须一炮打响,所以姜言也比较重视,在学校里请了假之后,亲自换上工作服,在第一线盯着,哪里出现了问题去哪里,就当自己是一个螺丝钉了,就是为了保证这一台发动机能够按时的交付。

早期的六菱之光有两款发动机465发动机和b12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发动机,它们都是高效、可靠、经济的发动机。

465发动机是一款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5千瓦,最大扭矩为170牛米,重量较轻。B12发动机是一款六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0千瓦,最大扭矩为250牛米,重量较重,拥有更强大的动力。

原本姜言是准备上B12发动机的,不过他考虑了再三,还是想和前世的也是早期采用的465型号,这款发动机相对简单一些,维修成本比较低,的排量,用于现在的国内市场最合适不过了,主要还是提速快,爆发力强,爬坡拉货最为合适,维修也相对的比较简单,唯一不好的也就是油耗略微高一点。

公司第一款产品,就是拿出来练手,试水市场的,不过这种发动机在前世搭载在六菱汽车上卖的那么火,这一辈子肯定也不差。

等到所有的生意纳入轨道之后,姜言再推出来升级版的面包车,之后再顺势推出B12系列的产品,这样一来公司的产品始终比其他公司的产品领先一代。

第一次出来的气缸有十几个,技术人员在优中选优的情况下挑中了五个气缸,这些挑选好的气缸被送到加工车间里面,先是经过粗加工,然后再经过精细加工,完全成型的气缸银色闪着光芒,就像一個精美的工艺品一样,制造好的气缸再有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以确保每一处地方都和图纸上的一样没有丝毫的差别。

曲轴,连杆这些精密零部件更不敢有一丝马虎,制作这些精密零件的工人都由易中海带队的那些高级工人负责,这些人最低的等级都是五级工,还是相当有经验的五级工,在这些老工人的制作下,这些精密的仪器很快也被制造了出来,随即就送到检验员那里测试。

整体安装是姜言亲自带人动手完成,由于零件相当的精细,所以组装起来根本也算不得什么,起早贪黑忙了半个月,终于把这台承载了大家期望的发动机给弄了出来,看着厂房的中央这遗留五台一模一样的发动机,所有参与的人都是相当的自豪。

相比较现在的国内其他汽车发动机,虽然说这一台发动机的技术含量不高,不过它很完美,不管是加工方面,还是外边,都是一款完美的产品,最后就要进行开机实验了。

接上燃油,开火,一阵青烟飘过,嗡的一声,发动机正常打火运行,大家纷纷鼓起了掌。

发动机制造成功了,变速箱啥的相比于发动机就简单了一些,又不是高档车上的自动变速箱,把图纸交给研发部让他们折腾去,有了图纸再弄不出产品来,那就不用干了。

整车的结构图纸姜言自然也拿了出来,全部仿制后世的六菱之光面包车,不过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自然做了很多的改动,比如汽车的座椅,之前他的座椅一直有诟病,这时候也改成了可以自动调节的座椅,还有内部空间虽然没有增加太多,把后面两排座椅拆卸下来基本够用。

当然改变最大的还是他的脚踏板,经过科学的计算,改正了对驾驶员的座位操控踏板控制角度、变速杆以及手刹进行了更优化的调整,并且调整了方向盘角度。这些变化在感观上虽不明显,但却有实际意义。以改变腿部与地面水平夹角、脚对各操控踏板控制角度为例,由于使脚踏油门的角度达到舒适的范围,长时间驾车可以起到放松脚部紧张感、避免脚腕酸痛的作用。因此其驾驶室全方位的改进有利于缓解司机长时间驾车时腰、背、腿、脚等部位的疲劳感觉,也有利于司机更便利地操控汽车,极大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等技术部的人全力吃透了图纸之后,车辆很快的进行到生产的环节,姜言也就没有再管,困难的已经过去,如果这一点都干不好自己还要他们干嘛!

普通工人的招聘现在火爆,源自于年前姜言发的福利,太丰厚了,当然这些消息是姜言找人放出去的消息,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招聘工人,哪成想这一下整个四九城都引起了轰动起来,也是从招聘开始姜言办公室的电话几乎就没停过,不少来打听消息的人,有些人还找到姜言住的地方,田枣更是不客气直接从姜言这里弄走了100个名额,不过姜言也答应了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偷奸耍滑直接开除。

虽然说姜言他们工厂的福利吸引人,而姜言他们公司打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大旗确实更加的吸引眼球。所以不少人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由于人员较多,也只能优中选优,这不黄大春就是这群应聘者里面最普通的一员,68年正在上高中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去了东北建设兵团,在那里呆了十年,并已经结婚生子,只不过有了政策之后他还是选择回了四九城,关键是那边太苦了。

好在,他的脑瓜子比较聪明,动手能力也强,在兵团里跟着老师傅学了一手修车技术,回来之后凭借这一个技术他就在郊区的汽车修理厂找到了工作,这好歹也算端上了铁饭碗不是,相比同时回城的人,要么没有工作,要么工作不合适,他算是是幸运的。

不过由于妻子是农村户口,家里还有三个要上学的孩子,家里他是老大,下边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一大家子,就靠父亲蹬三轮和母亲糊火柴盒过日子,一家人住在50多平米的大杂院里,那是过得相当的不容易。

大修厂工资也不高,加上奖金一个月也就40来块钱,可家里人等着吃饭的人太多了,这每个月不管怎么倒腾,这吃的始终不够,这不听说姜言他们工厂招人,工资高,福利好,听说还能分房子,狠了狠心,回去跟家里商量了一下,就把大修厂的工作让给了大弟弟,自己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过来应聘了。

由于他抱着破釜成舟的决心,所以来的比一般人都早,这天不亮就到了工厂设立的招工那里等着,没想到和他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止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