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必须改成雨天3.7k,求月票)(3 / 3)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前面写的那些小段,都是钢琴独奏,最近他把这些曲子加了点其他乐器,现在已经整理出来三段。

下午他拿着磁带去找燕京制片厂找王军正。

周彦见到王军正的时候,王军正正对着一张纸抓耳挠腮。

他走近看了看纸上面的内容,是画了一半的分镜稿,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上面还画了一些线,应该是表示在下雨。

“王姐,这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听到周彦的声音,王军正抬起头来,“周彦,你来啦。”

“嗯,你太专心了,都没发现我来,这画的是最后晨晨放风筝的那段?”

王军正点点头,“是啊。”

“这是雨线?”

“是的,唉,还不是因为你嘛。”

“我怎么了?”周彦疑惑道。

“嗐,因为听了《风筝》,我脑海里面总是浮现出下雨放风筝的画面。现在我就考虑,要不要改一下,把这个镜头放在雨天拍。”

说到这里,王军正叹了口气,“但是雨天拍的话,如果打雷了很危险。”

“是挺危险的。”

虽然只要不打雷就没问题,但是安全问题无小事,谁也不愿意冒险。

“其实利用剪辑手法来实现也可以,先在故宫拍晨晨放线的画面,然后再在其他地方用喷水车拍风筝在天上的画面,不过这样就要舍弃远景,我在考虑怎么安排镜头。”

如果经费足的话,周彦会建议王军正把两组镜头都拍下来,但显然这个提议不切实际,平时拍摄的时候,王军正都是一遍一遍不停地让演员排练走位,直到排练效果一点问题都没有才开机,一秒钟的胶片都舍不得浪费。

再说,如果换成雨天的戏,成本就不仅仅是胶片了,一场戏变成了两场戏,安排喷水车也是需要钱的。

这个时候,只能王军正自己做决定,周彦不好给意见。

“对了,你来干什么?”王军正问道。

周彦将磁带递给她,“之前写的一些段落,根据现场改了改,而且还加其他乐器丰富了一下,拿来给你听听。”

“好,我来听听,在哪面?”

“b面。”

王军正拿着磁带走到收录机旁边,将磁带放进去。

b面总共录了三段曲子,整体旋律跟之前其实没有太大区别,都只是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不过加了乐器之后,就变得丰富很多。

每段二三十秒,不到两分钟就听完了。

王军正笑着点头,“确实比之前要好很多,好像第二段里面还加了鼓。”

周彦哈哈一笑,“那可不是鼓。”

“不是鼓么?我听起来像是鼓声。”

“那是我踢水桶的声音。”

这一段总共用到三个乐器,钢琴、大提琴以及腰鼓,大提琴为主,钢琴为辅,腰鼓只做点缀。

大提琴找的还是于然,腰鼓不好找,周彦就想了个办法,在宿舍里面找了个桶过去,自己一边弹钢琴,一边踢桶。

周彦想的是,先用桶凑合一下,后面电影正式配的时候,再用真鼓录。

听周彦说里面的鼓声竟然是用水桶踢出来的,王军正也觉得有趣,“你真是不走寻常路啊,这a面还有么?”

周彦摇摇头,“磁带是之前的,a面没有动,还是《风筝》和其他几小段。”

听说a面有《风筝》,王军正将磁带翻过来,又把《风筝》给听了一遍。

一遍之后,她似乎还不过瘾,再次放了一遍。

第二遍过后,王军正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我决定了,必须要改成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