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进行曲(2 / 3)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他先把马蹄声采样到合成器里面,然后用合成器编排马蹄声的节奏,尽量让《纵马》的节奏跟《七剑战歌》能够接到一起去。

就是当《纵马》的马蹄声越来越强,最终消失的时候,再接上杀气十足的《七剑战歌》。

……

周五下午,周彦跟张有安约好的是三点钟在制作中心大楼下面碰面,他提前十分钟到了楼下,张有安这个助理竟然还没到,他就在楼下等着。

等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忽然听到有人喊他。

“周导?”

周彦转头一看,喊他的是个年轻男子,正是燕京电视台的徐通路,之前《想飞的钢琴少年》在燕京制片厂里面举办开机仪式的时候,就是徐通路去采访的。

原本徐通路只看到周彦的侧面,还有些不敢确认,等周彦转过来,看到正脸之后,徐通路面露惊喜道,“真是你啊,周导。”

周彦笑了笑,也有些意外,“徐记者你怎么在这里?”

徐通路没想到周彦还记得自己姓徐,心里还挺开心的,“我过来办点事情啊,周导你过来有什么事情?”

“我来找李一丁老师。”周彦说道。

听到周彦找李一丁,徐通路当即就明白了,“周导你是为《三国演义》的配乐来的吧?”

随后徐通路的职业技能就自动发起了,连着问道。

“周导你是不是接了《三国》的配乐工作?”

“我上次确实听王导说过,他们剧组正在找配乐,现在是不是确定是你了?”

“《三国》的配乐肯定不是一个人做,是不是你跟李姐两个人做,还是还有其他人一起?”

周彦笑了笑,徐通路看来对制作中心这边的情况还比较了解。

首先,李一丁的名气可不算大,但是徐通路一听就知道,另外,听徐通路的口气,他跟李一丁还有王符林还挺熟的,所以他应该经常往这边跑。

不过这也正常,徐通路在燕京电视台应该就是负责影视剧这一块的新闻,自然跟电视制作中心打交道比较多。

对于徐通路的那些问题,周彦只是笑笑,“暂时还没定。”

徐通路点点头,也没再问,而是十分热情地说道,“周导你不知道李姐的办公室在哪儿吧,我带你去。”

“我正在等人。”

周彦话音刚落,就看到张有安从一辆车下来。

“我等的人来了。”

见周彦等的人来了,徐通路笑道,“那周导,我先进去,要是这边事情结束你还在,我去找你。”

“好。”周彦笑着点头。

……

李一丁并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就跟其他人都坐在一间大办公室里面。

不过办公室虽大,里面人却不多,周彦他们到的时候,整个大办公室里面只有五六个人,办公环境非常安静。

张有安带着周彦径直走向靠里的一个办公区。

“李老师,我们来了。”张有安小声说道。

因为办公室实在安静,让人不自觉地就会放低自己的音量。

李一丁原本正在埋头写东西,听到声音后抬头,见是张有安,先是笑了笑,随后又看向周彦,“这位就是周彦吧?”

“李老师,你好。”周彦笑着打招呼。

“你好,你好。”

李一丁将桌上的文件收到抽屉里,然后起身说道,“办公室这边说话不方便,我带你们去会议室吧。”

“好的。”周彦跟张有安点点头。

李一丁四十来岁,戴着一副眼镜,打扮的非常朴素,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知性美。

她说话声音很温柔,不过干起事情却很干脆。

从周彦他们见到她,到三人进入会议室,全程也就一分多钟时间。

进了会议室之后,李一丁开口说道,“实在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太忙,咱们就不要浪费时间了,直接说正事吧。王导的意思是,十月份之前把配乐组成员给定下来,而且他的意思是,要再找两个甚至更多的配乐师。我意见不太一样,我认为,再找一个就行,而且要尽快定下来,最好能七月份之前定下来。”

周彦点点头,“我明白您的考虑,配乐分割越多块,风格也就越难以统一。”

“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如果只有两个人,风格上有出入,大家可以相互商量,相互迁就,人多就很难弄。”李一丁点点头,又说道,“周彦,我听过你在《故宫:记忆》里面的配乐,虽然《故宫的记忆》等几首曲子,跟《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并不完全是一个风格,但是路线其实差不多,另外你给《三毛从军记》写的那首《觉醒》也是十分激昂,这两种风格你都能驾驭,《三国》的配乐应该也可以,不知道你自己对这部电视剧的配乐有什么看法?”

周彦本来想给李一丁来一段声情并茂的阅读理解,但是看到李一丁的风格之后,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跟李一丁这种人说再多,都不如把真家伙拿给她看看。

他直接从包里面取出一盘磁带,递给李一丁,“这段时间我也琢磨了不少时间剧本,写出来三首曲子,都录制在里面了。”

李一丁倒是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周彦竟然比她还要直接,更让她意外的是,周彦竟然已经写出三首曲子了。

从张有安过来找他们说这个事情,算到现在,也就十几天的时间,看来周彦的作曲速度也是可以的。

李一丁对作曲的速度挺看重的,《三国演义》集数太多,需要的配乐自然也多,如果作曲速度跟不上,很难完成任务。

前段时间李一丁自己一个人做了大概的估算,大大小小,他们至少要为《三国演义》写一百五十段配乐,甚至有可能上两百。

当然了,数字虽然吓人,其实中间很多配乐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只要根据其他配乐进行一些小小的变动即可。

但是即便如此,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作曲的速度不行,很艰难的。

“好,你们稍坐一会儿,我去隔壁拿收录机。”

说完,李一丁就离开了会议室,两三分钟之后去而复返。

磁带已经提前放入收录机里,来了之后直接插电播放。

第一首是《纵马》,总共只有二十来秒。

听过之后,李一丁也是点点头,这首曲子前半段用的是笛子跟小提琴,后半段加入鼓声跟马蹄声,而且马蹄声越来越急,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听到这首曲子,就能感受到一场战斗即将发生。所以毫无疑问,这首曲子是为战斗前些的。

第二首是《萌芽》,因为这两首曲子篇幅比较短,所以周彦是先把这两个给录了出来。

这首曲子比《纵马》稍微长一点,但也就三十秒钟。

相较于前面那首《纵马》,这首曲子的情绪是缓慢向下的,里面还加了小号,多了一点忧伤和寂寥,李一丁倒是没有想到战后收拾战场的画面,而是想到黎明时分军队休整又或者是刘备送徐庶那一类离别相望的场面。

听完两首曲子之后,李一丁看了眼周彦,暗自点头。

虽然这两首曲子都很短,但是足见周彦的水平,当然,她也不意外,毕竟有《故宫:记忆》里面的那些曲子珠玉在前,这两首曲子也算不得什么。

第三首还没听,不过李一丁心里已经给周彦打了一个“八十分”,将他列于重点考虑范围。

他们之前也考虑过其他人选,不过暂时还没有打分达到八十的。

再次摁了播放键,李一丁开始听第三首曲子。

李一丁原本以为,第三首曲子跟前面两首应该差不多,都是二三十秒的短曲子,毕竟时间不长,而且《三国演义》的配乐本来也不需要什么长曲子,就这种二三十秒的挺好用。

但是当第三首音乐响起之后,李一丁就愣住了,这是一首激昂的进行曲。

所谓进行曲,就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曲子,它最初源于战争,军队用以鼓舞战士的战斗意志。

节奏鲜明、刺激、热血、听起来让人心潮澎湃,这就是进行曲的特征,而这第三首曲子就是如此。

光是听着曲子,就能想到千军万马在飞扬的尘土中急进,兵刃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随着风中招展的军旗不断变换。

虽然这首曲子并没有把马蹄声放进去,但是却给人一种听到了马蹄声的感觉,无数的马蹄声汇在一起,仿佛是大军压境。

随着音乐越来越激烈,千军万马幻化成澎湃的潮水,带着淹没一切、扫荡一起的气势。

让李一丁没想到的是,这首曲子很长,足有五六分钟,而且乐器非常完整。

也就是说,周彦在写完这首曲子之后,还特意找了乐团来演奏了,听曲子的气势,这个乐团少说也有三十人。

而且完成度这么高的曲子,写起来的难度跟前面两首可完全不同,光是配器都要花费不少时间了。

三首曲子全部结束之后,李一丁手扶着收录机沉吟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