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五次(2 / 2)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单单从赚钱的角度来说,代言的性价比可太高了。

通常品牌方会跟广告公司先把广告方案定下来,再邀请演员过来拍摄,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拍完了一版,重新再拍的情况。

一方面演员未必愿意,毕竟这一来一回很耽误时间,另一方面品牌方也不想折腾,花时间不说,也会浪费很多钱。

“没办法啊,他们给钱了嘛,而且这次方案没弄好,跟我多少也有点关系,是我把时间提前了嘛。”

原本王祖贤拍资生堂的广告,是要等到明年春天才来霓虹的,但是她想看周彦的音乐会,所以就跟资生堂那边商量,把时间提前到了今年冬天。

其实这事跟王祖贤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她也只是商量,并没有强迫人家,自然资生堂答应了,那他们没有做好准备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那我下一场去名古屋,你去不了么?”

王祖贤笑盈盈地看着他,“你是不是特别想我去?”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

“嘻嘻,下一场我能去的,他们方案还没定好呢,等他们定好了新的方案,我再拍。我跟他们说了,我会在霓虹待一段时间。对了,资生堂今天也有人过来哦,拍摄的时候听他们说过。”

“那我一会跟他们说说,让他们给你加钱。”周彦开玩笑道。

“你让他们给我加多少?”

周彦认真地想了想,“要堆起来比东京塔高才行,毕竟我雇你当翻译都要这个价。”

王祖贤给了他一个白眼,“不跟你扯了,你好好准备吧,我去前面了。”

“嗯,你去吧。”

……

等王祖贤走后,周彦又带着方秀他们把今晚的流程对了一遍。

到六点半的时候,他们陆续开始上台做准备。

音乐会七点钟开始,六点钟检票进场,乐手们六点半开始上台时,观众基本上到差不多了。

今天这场音乐会跟《燕京·无声》不同,并没有安排专业的主持人在台上,只安排了一个报幕员。

六点五十八分的时候,周彦走到舞台一侧,等待着报幕员报幕。

虽然他还没上台,但是观众们刚看见他,就热烈地鼓起掌来。

周彦只能站在侧边,向观众们挥手致意。

六点五十九分,报幕员开始报幕。

“接下来,即将演奏的是今天晚上的第一首乐曲《故宫的记忆》,有请周彦上台。”

报幕员的声音充满感情,非常激动,如果不是周彦知道报幕词是什么,还以为是霓虹动画片里面的人物正在介绍大招。

这么正经且平淡的报幕词,竟然让报幕员说出了一种中二的味道。

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周彦走上了舞台。

他先走到指挥面前的椅子坐下,然后举起话筒,作为开场,他这个主角自然要讲几句话。

“大家好,我是周彦,非常高兴来到霓虹,来到东京,《东方遗音》从很早之前就开始筹备,我自己也非常期待这场音乐会的到来。”

因为要照顾翻译,所以周彦说完一句,就停下来,等翻译完了之后,他再继续。

“做完《钢琴少年》四场音乐会之后,我本来想要继续做这个专题,但是后来因为《神秘·国度》的反响不错,所以我们就换了个思路,开始筹备《东方遗音》。”

“各位已经拿到节目单,应该也知道这场音乐会为什么会叫《东方遗音》,今天表演的所有曲目,都将主要由东方传统乐器演奏。其中有一些原本就是采用传统乐器编排的曲子,比如《故宫的记忆》、《万里长城》等,另外还有一些,原本主要是西洋乐器演奏,后来经过我重新配器,大量使用东方乐器的曲子,比如《永远同在》、《风筝》等。”

“当然,除了大家已经听过的曲子,今天还会有一些新曲子,比如《遥远的旅途》、《借黄瓜》。”

周彦也没有啰嗦太多,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就把话筒放到一边,开始了今天的演奏。

三得利音乐厅确实规格很高,作为一个刚刚建设才几年的音乐厅,整个厅的音效结构非常先进。

音乐厅的大小对音响效果的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座位区的面积,过宽的坐席往往会导致过多的吸量。

三得利音乐厅超过两千座席,但是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吸声量的影响控制的很到位。

在不同的音乐厅,乐团的编排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第一首《故宫的记忆》,之前《燕京·无声》音乐的时候,燕京音乐厅规模相对较小,听众人数只有不到一千人。

在那种规模较小的室内乐大厅里面演奏的时候,乐团人数不宜过多,因为乐器过多,就会导致音量太大,听众会感到不适。

到了三得利音乐厅,同样的曲子,编排的人数就要多不少,不然的话听众会感到音量不住。

虽然是第一次到国外演出,但是钢琴少年乐团已经见过不少大场面,所以今天的演出也是游刃有余,丝毫不出差错。

服部次郎坐在第一排,看着台上的演出,不禁在心中感慨,现场听音乐会的氛围确实很不错。

作为资生堂营业部的部长,服部次郎平时非常忙,而且他也不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上一次到音乐厅来听音乐会,可能要追溯到七八年前了,还是他妻子把他拉过来的。

不过那一次的感受不太好,对一个不太关注音乐会的人来说,音乐会现场的气氛非常重要,虽然那一次音乐会的水平应该很高,但是音乐厅上座率非常低。

一场音乐会,如果上座率很低,那带来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听众的观感也会直接受到影响。

反观今天这场音乐会,先不说演奏的水平如何,至少看到音乐厅满满当当的,所有人都在认真聆听,这种氛围给服部次郎的感受很好。

《钢琴少年》和《神秘·国度》里面的曲子,他之前听过一些,但不全,这次为了来现场看周彦的音乐会,他把这两张专辑的音乐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

听cd的时候,他已经觉得这些音乐很好听了,但是此刻听了现场,他才明白,为什么大家热衷于来听音乐会的现场,这种被精妙的声乐自然音包裹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沉浸在音乐当中。

特别是当你发现,音乐厅里面其他两千多个人都跟自己一样沉浸在音乐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很上头。

还有就是《永远同在》这类音乐,经过重新配器之后,味道也是完全不一样了,让人感到非常惊喜。

音乐会听到一半的时候,服部次郎也找到了霓虹人这么喜欢周彦的原因,周彦的这些曲子,都写在了霓虹人的审美上面。

服部次郎的妻子服部爱就坐在他边上,《永远同在》演奏结束的时候,服部爱轻轻地把头靠在丈夫肩膀上,“谢谢你带我来听这么好的音乐会。”

“只要你喜欢,就好。”服部次郎低声说道。

服部爱看着丈夫,眼中充满了爱意。

这次丈夫破天荒地主动邀请她来看音乐会,虽然知道丈夫是因为工作,但她还是感觉非常高兴。

她平时自己也经常会来音乐厅,但还是更希望能和丈夫一起来。

这会儿台上的演奏继续,她又把目光重新投向台上。

……

一场音乐会,两个小时,但是过得却很快。

最后一首曲子之前,周彦再次拿起了话筒。

“接下来是今天最后一首曲子《借黄瓜》,这首曲子是我四月份的时候作出来了,你们中有些人可能看过这个录像带,那正是我即兴创作这首曲子时拍下的画面。”

观众们正听得入迷,听到竟然已经是最后一首曲子,都有些懵。

两个小时,这么快么?

对于一般的音乐会来说,两个小时可以说很长了,但因为今天这场音乐会里面的曲子质量太高,每一首都可以称得上经典,所以让他们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

周彦继续往下说。

“这首曲子创作于燕京的将军坨,当时吴子牛导演正在那边拍摄《树洞》,因为我是原著作者兼编剧,所以就去了现场探班。当时跟我一起过去的,还有两个作家朋友,余桦跟史铁笙,没错,就是你们在录像带里面看到的那两个人。”

“很多人听了《借黄瓜》后,来告诉我说,他们在这首曲子里面听到了少男少女的春心懵懂,以及爱情的可爱,他们还问我,为什么这样一首少女怀诗的音乐,会起《借黄瓜》这样的名字。”

听到周彦这话,台下观众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他们跟周彦口中的那些人一样,也有这个疑问。

大部分人听完了《借黄瓜》这首曲子,都感觉曲子充满了青春、爱情,只不过这首曲子的名字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借黄瓜,谁跟谁借黄瓜,为什么会借黄瓜?

黄瓜是否是一种意象,一种典故?它到底代表什么?

如果它代表爱情,那原因是什么?代表爱情的意象有很多,但他们从没听过黄瓜也是。

周彦看着观众们一脸期待,似乎在等着他说出答案。

其实周彦原本是想恶趣味地把答案公布出去,但是看到观众们的表情,他还是没有忍心。

他担心,自己如果说出真相,忽然很多人之前在心中构建的美好画面瞬间破灭。

有趣固然是有趣,但也会让他产生罪恶感。

最终他还是没有把真相说出来,只是说道,“借这个字,跟遗音一样,有很多意思。借钱,借债,这是一种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假借。你们可以把黄瓜想象这某个意象,而这首曲子就是借黄瓜这个意象,来表达你们想要的东西。”

“至于到底表达什么,已经不由我来决定了。每个听众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一首曲子之于你们每个人的意义,就是你们听到了它。”

“最后,我送大家一句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话。”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周彦这句话说完之后,音乐厅陷入一阵沉默。

不是因为他们被周彦这句话打动,而是因为翻译根本就没有翻译。

而此时的翻译,正看着自己刚刚写下的句子,满头大汗。

这句话要怎么翻译啊,看着其实也不是特别难,但是他总感觉怎么翻译都不对。

这完完全全超纲了,接这个活的时候,也没人跟他说,还要搞哲学啊。

过了好一会儿,翻译知道再不说话不行了,只有硬着头皮把这句话翻译过来。

结束之后,翻译长长地舒了口气。

其实翻译还是低估了观众们的理解能力,虽然他的翻译非常直白,但是观众们却能够听出其中的深意。

等到他说完之后,观众们也纷纷鼓掌,这次鼓掌,不仅仅为了周彦,也是给翻译一点鼓励。

周彦笑了笑,开始演奏《借黄瓜》。

等到这首曲子结束之后,音乐会结束了。

之后就是老一套,周彦下场,然后观众们用掌声安可。

跟之前其他音乐会一样,周彦今天也是四请四返,结束之后,又返场演奏了四首曲子。

第四次返场结束之后,周彦再次下去。

很多观众其实已经知道周彦的“惯例”,每次都是四次返场,但是他们还是不死心,依旧卖力地鼓着掌,只要音乐厅的灯不亮,他们就的掌声就不停。

整整过了三分钟,就在观众们已经失去希望的时候,周彦竟然第五次上台了。

原本开始有些变弱的掌声开始重新响亮起来,这可是第五次返场!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重新上台之后,周彦向二胡首席马东方招了招手。

等马东方走到他身边,他拿着话筒说道,“我旁边是我们乐团的二胡首席,接下来的这首曲子也将由我们两个来为大家呈现。”

“这首曲子叫《共饮长江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