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面对选择的时候(2 / 3)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周彦抬起头,看向李海宁。

他暗自点头,在这里待了些日子,李海宁至少学会敲门了,不像之前那样咋咋呼呼的。

“有什么事情么?”

“马老师说,我们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过关了。”

“马老师签的条子呢?”

“有有有。”李海宁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张纸条,送到了周彦面前。

周彦接过纸条看了看,确实是马树国写的。

确定无误,周彦从口袋里面掏出四张十块钱,“讷,这是你们的报酬。”

“谢谢周老板。”

“以后不用叫我周老板,叫我周导或者周老师都行。”

“好的,周导,那我们下一首学什么歌?”

“听马老师他们安排吧,对了,你们学校还没有复课么?”

李海宁摇摇头,“恐怕一时半会都复不了课了。”

听到李海宁他们学校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复课,周彦表情有些凝重,这个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全校也有七八十号学生。

学校一天不能复课,这七八十号学生就一天没有书读,虽然李海宁他们未必就想要读书,但是周彦深刻地知道,他们现在这个年纪正是汲取知识最好的年华,如果错过了,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现在能多认一个字,多学习一条知识,可能以后他们的路就会好走一分。

马树国跟孙文娟都跟周彦反映过,李海宁他们两个孩子的基础很差,虽然上初中了,但很多常用字词都不认识。

如果连阅读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会非常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周彦希望没事的时候,他们不仅仅可以练歌,还能看一些音乐相关的书籍,充实自己。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习音乐跟学习计算机之类的都一样,只要熟悉底层逻辑,后面的学习就会很容易,所以打基础尤为重要。

沉吟片刻,周彦说道,“后面,你们每学会一首歌,我会多给二十块钱。”

李海宁惊喜道,“所以就是一首歌,我跟国保一个人能拿四十块钱?”

见李海宁如此兴奋,周彦摆摆手,“你先别急着高兴,从今天起,我会让马老师跟孙老师教你们乐理知识,定期考试,如果你们考及格了,就可以按约定拿到钱。”

“如果考不及格呢?”

“如果考不及格的话,一次扣十块钱。”

李海宁立马急了,“还带扣钱的啊。”

周彦放下手中的笔,身子往后靠了靠,“我也不是什么黑心老板,不会强迫你们,选择权交到你们手上,由你们自己来决定是按新的规则来,还是按照以往的规则来。”

“我……”

李海宁毕竟是个孩子,周彦把选择权交给他们,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选择以往的规则,那一首歌四十块钱的高额报酬他们就拿不到了,但如果选择新规则,他又担心考试不及格被扣钱。

而且学习乐理知识,也是很累很花时间的,说不定会影响到他们练歌。

看到李海宁纠结,周彦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今天要教给李海宁的一课就是人要学会做出抉择。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表现出彷徨、无措,对未来的极度不自信,但事实上,做出抉择本身比选择什么要更加重要。

没有人能够在每一次需要抉择的时候,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只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坚定无悔地做出选择,人生这条路就不会走得太差。

“如果你没办法做出选择,可以回去跟国保商量一下,在你做出选择之前,都按照老规则来。”

李海宁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咬了咬牙说道,“我选择按照新规则来。”

见李海宁这么快做出选择,周彦还挺意外的,这小子的果断,在他意料之外。

“你的决定我记住了,国保的决定让他自己来跟我说。”

“嗯,我知道了,周导,我现在就去告诉国保。”

说完,李海宁就慢慢退了回去,走的时候,也很自觉地把门关上了。

过了几分钟,夏国保也过来了,他的决定跟李海宁一样,都是选择按照新的规则来。

这在周彦的意料之中,不过他希望能够听到夏国保自己说出来。

李海宁这孩子的缺点是太有主见,而夏国保则相反,完全没有主见,仿佛他的脑子长在李海宁头上。

“行,你们回去吧。”

过了一会儿,周彦就去找了马树国,把教李海宁他们乐理的事情说了。

听完之后,马树国担心道,“让他们练基本功都是一件挺为难的事情,这要是再让他们学乐理,很难相信他们会认真学。”

“没事,你只管教,每隔五天给他们出一套试卷,来一次考核,难度就控制在他们能得到六十分左右。”

虽然不知道周彦到底想要做什么,但是马树国还是点头道,“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开始从基础教他们。”

“这事你跟孙文娟也说一声。”

“没问题。”

跟马树国说完事之后,周彦就去了练功房,他准备把刚写的一段谱子给调整一下。

这一调整,就又到了晚上七点钟。

周彦伸了伸懒腰,起身走出练功房,却见食堂的孔超站在外面。

“老板,你工作结束啦。”

看到孔超,周彦叹道,“小孔,以后到点你直接下班吧,不用管我。”

“没有,现在才七点钟,不是很晚,而且工藤小姐那边也没有结束呢。”

“她也没结束?”周彦诧异道。

工藤静香上午一早就过来录制了,这录一天还能有状态么?

他沉吟片刻,朝着工藤静香他们所在的录音棚走,却又听孔超说道,“老板,她不在录音棚,现在在2号练功房唱歌呢。”

周彦点点头,又转道去了2号练功房。

工藤静香正在练习《最初的梦想》,跟上次相比,她这次的发音更进一步,唱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而且听起来,她也没多少疲态。

不得不说,这姑娘机能真不错,能耐得住她这样造。

歌唱技术再好,也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机能,而工藤静香的歌唱水平跟那些歌唱家自然不能比,所以能唱到现在还没什么疲态,机能肯定很好。

“其他人呢?”周彦问孔超。

“南宫小姐他们提前走了,说是一会儿再来接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