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找个合理的理由(1 / 3)

作品:《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对于诸葛瞻的疑问,旁边的马平也难以给出解释。

他虽然是马谡的儿子,但对于这个便宜爹一直很陌生。对于马谡最终的打算,他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旁边的傅佥倒是有点理解马谡的意思,直接开口解释道。

“大将军的做法倒也正常,无非就是求稳罢了。”

“现在濡须坞已经收复,通往江东的大门已经敞开了。这种情况下不管什么时候打,实际上区别都不大。”

“相反,因为此次作战大将军并没有一战定东南的想法。所以战前甚至没有渡江作战的预案,贸然发起强渡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所以大将军选择引兵北还也是合理的……毕竟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傅佥给出的解释还算令人信服,不过诸葛瞻依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大将军向来是大汉冲的最凶的那个仔,字典里就只有激进两个字。这么一位大将军,什么时候变成保守派了?

…………

…………

…………

而与此同时,在汉军大营里,马谡依然在对东吴的拉胯骂骂咧咧的。

本来目标是为了削弱关东势力,整场作战主要目的就是让关东与江东的力量对冲。结果因为某些不可抗的因素,愣是让整场作战奔着一战灭国去了。

当军议司将东南内乱的战报送到他手上时,马谡也能看得出来速战灭江东的战机。但也正因为这一点,马谡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北归。

攻伐东吴与北灭曹魏,是目前是合理给关东豪右放血的唯二途径。如果这么快把东吴给灭了,还怎么理直气壮的找关东豪族要兵要粮?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面积比关东小数倍,地方势力更加不弱的关西,是季汉北伐八年才吃下去的。算上额外加上三年的休养生息,这才让季汉王朝消化掉了虚弱的关西力量。

但拿下整个关东,汉军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迅速扩大的版图,让关东地区的地方势力依然健康扎根于基层,这紧靠改革是无法清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