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112 人在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难免用点卑鄙见不得人的手段(3 / 5)

作品:《大清话事人

直到扬长而去,驶入太湖。

胥口本就是个临湖小镇,镇子里有一条河直通太湖。

……

芦苇荡中,

一队人趴在泥地里,悄悄窥视着。

为首的是施令伦的亲兵队长,陈茂坤。

“队长,施将军会不会出事了。”

“别乌鸦嘴。”

“老陈,你清醒点。如果施将军没出事,这帮人敢大摇大摆的打扫战场?”

“我亲自去打听一下。”

陈茂坤因为受过施的恩情,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他是死是活。

他换了一身百姓衣服,悄悄的绕路,去了府城。

一路潜行,抵达府城外。

他看到了城墙上挂着的头颅,顿时就晕了。

还有鞭炮声。

醒来后,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芦苇荡,已经是一天后。

路上,

他砍了一个骑驴的百姓,省了些脚力。

“施将军死了。”

“咱们怎么办?”

有人提议:“要么分了这些银子,散伙吧。”

还有人说:“分开会被官府通缉,不如聚在一起,去浙北山区落草。”

陈茂坤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后,

就一言不发,只是盯着所有人。

“老陈,你是队长,你来拿个主意。”

“好聚好散,想散伙回家的拿着银子走,留下兵器。想落草的,咱们有船有银子,去浙北。”

很快,50人分成两派。

其中十几人想回家,不想吃刀头舔血饭了。

有这几十两银子,日子也能过下去。

陈茂坤看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

转身对着剩下的人说道:

“他们当了叛徒,如果落到官府手里,肯定会出卖我们。”

“如果官府知道,太湖协的人还没死绝,会怎么做?”

众人默然不语,

有人握紧了手里的刀。

“追上去,杀了他们。”

……

夜幕中,

三艘舢板载着剩下的30余人,消失在了太湖深处。

为了掩盖痕迹,还在芦苇荡放了一把火。

熊熊大火,让逃难的人心悸。

直到3日后,才陆续回到各自的村子。

府衙中,

李郁和黄通判彻夜未眠。

斟酌报捷战报的细节,该怎么写。

首先,

肯定要突出领导的作用,黄通判运筹帷幄,大摆空城计。

激励城中兵丁奋勇杀敌,

全城百姓踊跃上城,叛军胆寒不敢攻城。

之后,胡千总率军出城,和叛军激战数场。

最终,

手刃施令伦,这个功劳够大了。

而石湖巡检,胥口巡检,横塘汛兵,金鸡汛兵,守土有责,在黄通判的感染下,都有杀敌。

首级功劳各分了二三十颗。

李郁,也作为本府义民,被写进了战报中。

就连元和知县张有道,也分润了一些功劳。

………

熬到清晨,鸡都叫了。

黄通判才让人把战报送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按照驿站的速度,

这份加急战报,会在7天后送达紫禁城。

也就是说,黄通判需要耐心等待半个月,就能升任知府了。

“来,熬了一夜,喝点莲子羹。”

黄夫人亲自端着托盘来了,托盘里是两碗精致的羹。

李郁道谢后接过,一饮而尽。

这倒是给黄夫人留下了好印象,觉得这个少年不虚伪。

她是胥吏家族出身,

更看重实际内容,利益互惠,对于繁文缛节倒是有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