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264 一手闲棋布兰芳,一手妙棋稀释第2军团(2 / 3)

作品:《大清话事人

“然后呢?”

“臣见到了郑河安副总指挥麾下的2个营清乡凯旋归来,臣的评价就四个字。”

“哪4个字?”

“骄兵悍将!”

……

次日,李郁乘坐战船去崇明。

新河镇码头,水师总指挥刘武率所有舰长、水手长、炮长列队欢迎。

这还是经略崇明之后,第一次视察。

两座炮台扼守住了周边水域。

30几条大小战船停泊在港口内,看起来颇有气势。

兵营是砖头水泥结构,不惧怕台风。

根据当地居住了几辈子的老人回忆,海水倒灌、狂风侵袭从未影响过新河镇。

所以此地才会被历朝历代作为水师基地。

哪怕是穿越前,也是一处重要的客运货运码头。

新兵训练营,距离码头约7里。

远远的就听到了枪声,还有训练的鼓声,偶尔夹杂着军官的狂暴骂声。

……

“拜见王爷。”

“敬礼,”

在军官的吼声中,所有人齐刷刷的枪托着地,左前臂横贴月匈前,掌心向下。

李郁很满意,解下披风,慢步走上高台。

“第3军团的弟兄们,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了这里。”

“这个目标是什么?有人可以告诉本王吗?”

沉默了一会,有人壮胆喊道:

“效忠王爷,和朝廷打仗。”

众人笑了,李郁也笑了,摆摆手:

“还是本王替你们说吧。这个目标就是,出人头地!”

“你们的日子过的好吗?家里人的日子过的好吗?住的上瓦房,吃的起肉汤米饭吗?”

众人黯然,王爷你描述的日子太美,不敢想。

李郁突然拔出佩剑,大吼道:

“家里穷的叮当响,无钱无势,除了年轻敢吃苦,你们一无所有。想出人头地,怎么办?当兵领饷,立功当军官。本王对天发誓,功必赏,过必罚。”

说罢,手一挥。

立马有人抬着银箱,放在面前。

“第3军团,按照顺序领军饷。”

“第1营第1队出列,架枪,空手领饷。”

李郁亲手给所有人发饷。

虽然很费时,手臂都酸了,足足1个时辰多才发放完毕。

但这些辛苦都值得。

……

李郁经常告诫自己要警惕被人架空,尤其是军队。

训练结束后,就是最后一项传统节目——授军旗,配置军官。

分为军团旗、营旗、和队旗。

旗面的大小,旗杆的高度,还有旗面字样不同。

军团旗沉重,平时固定在马车上。

必要时由一名掌旗官骑马手持,配备护旗兵4人,随时紧跟主帅。

李家军军法规定:

主帅被俘或者军旗被夺,掌旗官和卫队长以下皆斩。

对于营旗和队旗则没有规定,只是作为士兵们的认旗。

毕竟大部分兵不识字。

战场混乱,只能根据旗帜辨识自己的长官在哪儿。

……

第2军团的立功人员在东山士官学校进修后,直接编入了第3军团。

所有人全部升官一级,并无人提出异议。

李郁一口气就把第3军团的中低级军官给配置齐了,大部分是老兵。

唯有总指挥的人选让他有些犯愁。

起家以来培养积攒的心腹快用光了。主要是随着势力的扩张,坑越来越多,萝卜却不够用了。

他很想从义子当中挑选一人担任总指挥,但顾虑其他人会有想法。

最终决定自己亲领,先任命两个副总指挥,第一个韦俊,第二个李大虎。

韦俊就在浙北,可直接上任。

而李大虎攻陷了徽州府,凭借这个功劳勉强可以服众。

……

晚上,

李郁在日记本郑重写下:

“当前,需尽快提拔一批可靠且忠诚的高级军官以解燃眉之急。”

东山士官学校,更多的是培养普通军官。

而高级军官,有一项隐含条件:信任!

人和人的信任,不是嘴上说出来的。

而是长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关键时刻经历过考验表现合格的。

在浙北攻城略地的第2军团接到了紧急调令,收拢所有兵力,5日内集结完毕,3日后至杭州城外就地登船。

浙北防区,则由新组建的第3军团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