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329 结盟?(2 / 2)

作品:《大清话事人

屋内突然沉默了。

乾隆拿着模型翻来覆去看了老半天,突然冒出一句:

“若真是五六十门炮,那也是不可小觑。”

和珅也连忙收敛起笑容,点头附和。

突然,乾隆低声嘱咐道:

“和珅,你派几个可靠的人去大沽口瞅瞅。夷人的船是什么模样?”

“主子圣明,奴才怎么就没想到呢。百闻不如一见,奴才这就派几个画师去,原原本本的绘出来供御览。”

望着一脸懊悔的和珅,乾隆得意的笑了。

嘱咐秦驷:

“把这个木头玩意带回朕的寝宫。”

“嗻。”

……

乾隆嘴上很硬,却是很耐心的在这间屋子里待了半个时辰。

最后,他看上了一件古怪的物件。

气枪!

介绍的纸条上写着,此物以空气为动力,可在40息内连续发射15发铅弹,且无动静。

“来人,试枪。”

“嗻。”

广场,暂时清退了一些闲杂人。

一名文化颇高的御前侍卫研究了半个时辰终于搞懂了这气枪的用法。

在乾隆快要发飙时,终于开始试枪。

30丈外,竖着一块厚木板。

御前侍卫沉声凝气,平端气枪扣动扳机。

噗,一声很轻微的动静。枪口无烟无火,周围人诧异。

靶子旁边的侍卫立马上前查看,大声报道:

“中,铅弹入木1指。”

乾隆瞬间震惊,和珅也颇为惊讶。这世道,要变了吗?

……

紧接着,侍卫连续开了6枪,枪枪命中。

乾隆的脸色肉眼可见的严肃了起来。

噗,又是一枪。

报靶的侍卫喊道:

“未中。”

持枪侍卫立马跪地,尴尬的说道:

“皇上,不是奴才的枪法不行。是,是这枪好像没力气了。”

乾隆连忙起身,去查看靶子。

铅弹密密麻麻的镶嵌在木靶上,但是深度不同。

侍卫低声说道:

“皇上,一开始三枪威力颇大。后面的威力就逐渐变小,铅弹甚至不能嵌入木靶。”

乾隆没有吭声。

指着持枪的侍卫:

“继续。”

“皇上,需要加气,奴才现在就加。”

……

这名侍卫全速按压气筒,一口气压了几百下,速度逐渐缓慢下来,体力不支了。

“这打气需要多少下?”

“回皇上,需要1500下。”

乾隆干脆指着在场的其余侍卫:

“你们,换着来。”

于是,四名侍卫轮换着按压气筒,终于凑齐了1500下!个个累的满头大汗。

乾隆突然笑道:

“这枪有何用?太费时了。”

总管秦驷笑道:

“这打完一轮再装填的时间,够奴才从紫禁城跑一趟高碑店了。”

侍卫将充气完毕的枪托式气筒,再次安装。

这个过程中,或许是不够熟练的缘故。

连接处产生了轻微了形变,居然安不上了。

乾隆心情大好:

“罢了,都是些杂耍的玩意,不看也罢。朕虽不是马上天子,可也明白一个道理,战场之上武器最忌繁复,如此脆弱复杂的气枪,还不如大刀片可靠。”

……

乾隆转头就走,终于松了一口气。

撒克逊使团的礼物堪称丰富,除了那艘战舰模型,其余的都是杂耍玩意。

“和珅,你说这5间屋子的礼物值多少银子?”

“怎么也得10万两白银。”

“嗯,朕领撒克逊国王的这份情了。务必要好好接待那个姓马的副使。对了,正使呢?”

“禀皇上,正使在航海途中染病没了。”

乾隆的脚步略停,突然心有戚戚。

嘱咐道:

“赏赐治丧银500两,一应所需,着内务府协办。”

“皇上仁慈。”

回到养心殿后,

和珅就提出,购买并且仿制撒克逊战船的想法。

乾隆这一次没有拒绝,只是抛下一句:

“若属实,朕并无不可。你们先议出个章程。”

君臣心照不宣,对付江南吴国,战船或许是破局神器。

假如,

清廷能拥有数十艘西式风帆战列舰,冬季顺着季风南下,一口气击溃吴军水师。

那就能夺回长江控制权。

江南上千里海岸线立马处处烽火,大清官兵可在任意一处登陆。吴军哪怕再能打,也守不住江南。

……

和珅可谓是殚精竭虑,为大清操碎了心。

除了贪,其他都是优点。

他离开紫禁城就立即骑马赶到了武清县杨村,和马嘎尔尼见面。

大帐周围50丈,任何人不许靠近。

帐内,

双方各带1翻译,单刀直入商议“宫廷礼仪”的问题。

“尊敬的和大人,在下无法遵从这样不合理的礼仪。否则回到伦敦,无法向国王和议会交代。用伱们大清的话讲,这叫辱没国体。”

“马嘎尔尼阁下,您不远万里来大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通商、友好。大清和撒克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度,如果携手,这个世界都是我们的。”

和珅没由来的一阵腻烦。

若不是现在朝廷需要银子平乱,早让人把这黄毛夷赶出大清了。

兼着户部尚书,没人比自己更明白,海关税和十三行的报效对于当前有多重要。这几乎是一笔天上掉下来的银子,对于国内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而加征吴饷的行为相当于渴了喝盐水。

一直喝下去,人会有不良反应的。

捐输,一两次还行,持续下去阻力会越来越大。商贾还好说,士绅阶层肯定会和朝廷离心离德。

……

他深吸了一口气,语速缓慢:

“在商业方面,我大清富有四海,自给自足,不需要撒克逊。相反,是撒克逊是需要我大清,本官这样说贵使认可吗?”

马嘎尔尼犹豫了一会,点头默认了。

心中对于大清帝国的美好滤镜破碎了一块。

“考虑到贵使从万里之外不辞辛劳,吾皇仁德,指示臣下要体恤尔等一片苦心,扩大商业口岸是不必了,但是可以从贵国购买一些昂贵的商品。”

马嘎尔尼敏锐的捕捉到了“昂贵”这个词。

问道:

“什么商品?”

“风帆战列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