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379 海兰察颇有定力,无奈林淮生步步紧逼!(2 / 4)

作品:《大清话事人

多的有19支,少的只有5支。

而一个撒袋是可以装二三十支箭矢的。

箭壶少一些,一般在12支。

但索伦人不太喜欢笨重的箭壶,成本还高昂。他们一般会选用更轻更能装的挤压式撒袋。

……

“军需官何在?为何不给索伦劲旅配齐箭矢。”

海兰察怒目圆瞪,几乎要吃人。

谁料眼前的矮个子军需官,却是一点不怵。

他伸出戴了2个硕大玉扳指的手,拱手道:

“回都统,下官也是谨遵朝廷制度。兵部有规定,索伦兵所需箭矢需自行购买。他们,没银子~”

不知为何,

在这一瞬间,海兰察很想把这个狗曰的撕两两半,生吞活剥了。

大约是感受到了杀气的缘故吧,

军需官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赶紧折中道:

“下官是这么想的,可以先赊着。青鹤翎每5支1两5,鹅翎每5支1两,普通快箭每10支1两。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兵部的成本价了,属于下官权限之内的最大程度~”

海兰察深吸一口气,点头认可了这个方案。

望着眼巴巴的族人,

他从袖管里摸出了1张100两的银票,算是凑个份子。

……

欢天喜地的索伦人赶紧的凑到军需官面前,报名字赊箭矢。

从30支到60支不等。

箭矢挺贵,比现代人想象中要贵。

否则就不会有著名的那句:

Not the  cost  Use up the  The dead cost 

乾隆把索伦人视若珍宝,

但是并不妨碍他同时把索伦人看成nothing。

打赢后,

索伦人会用军功赏银支付赊账。

如果不幸战死,就从抚恤银里抵扣。

如果抵扣后,还欠了兵部的账,就等他的儿子长大,继承老爹的债务,继续为大清皇帝效力。

……

兵部不会忘记这笔债务,哪怕持续十几年。

直到遗腹子成长为合格的索伦战兵,然后告诉他,你爹当年欠了大皇帝一笔债。

现在,

需要你狠狠的杀敌,尽快还清这笔债务,争取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个索伦人只需征战到60岁,还活着的话,一般就可以在兵部的册子里勾掉了。

可以拿着这几十年南征北战积攒下来的银子回黑龙江老家,安心的养老过日子。

当然,

假如个人经济负担比较重的话,

也可以向兵部申请,发挥余热,继续加入我大清军队,编入银发军团,和孙辈们一起征讨四方蛮夷。

而且大清皇帝在军功赏银和抚恤赏银方面,一视同仁。

哪怕是80岁的索伦兵,也不会打折。

其实,

横向比较起来,大皇帝对于汉人真的不算差。

只是严格限制了汉人的教育权,但没有用一生还不清的债务来捆绑汉人。

看看同时期的蒙古人、索伦人,哪个不是债务缠身?永远还不清大皇帝的恩情。

……

海兰察视察的第2支精锐是陕甘绿营。

大清朝绿营总兵力60余万,其中陕甘绿营就有9万。

同时,陕甘绿营还拥有不少于3万匹战马,占据了整个绿营战马数量的4成,是清王朝一支重要的机动力量。

延绥镇、陕安镇、河州镇、汉中镇、西宁镇、宁夏镇、凉州镇、肃州镇,陕甘8镇都来了。

每镇出兵2000到3000不等。

江北大营总计6万兵,陕甘绿营2万人,占据了三分之一。

“参见都统。”

“都做好准备了吗?”

凉州镇总兵哈马木,粗野的说道:

“都统您就擎好吧,我甘肃健儿打那帮江南怂蛋,手拿把攥。”

周围一顿哄笑,

海兰察瞥了他一眼:

“不要大意。江南贼兵枪炮犀利,若是时机不对,你的马队未必能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