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五 陈墨之心,昭然若揭(1 / 2)

作品:《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永安二年,一月十七日。

洛南。

相国府的书房中。

芦盛的核心幕僚全都汇聚于此,目光看着传递过来的奏折,意味莫名,神色复杂。

而这封奏折的内容,正是陈墨请命恢复科举。

按理说,恢复科举,于国于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但芦盛的这些幕僚看到后,都从这封奏折上,看出了陈墨的背后用意。

芦盛最为信任的幕僚洛青阳道:“相国,陈墨此人的野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他刚消灭完北方的金夏蛮子,收复了北方的失地,就迫不及待的请命恢复科举,一旦成功,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奉之为主,到时这天下百姓的眼里,哪还有天子、还有朝廷,全都是陈墨。到时他所说的话,百姓都得奉为圭臬。”

如今,除了北方的战事安定。

以芦盛为主的朝廷还在跟西凉作战。

淮王已是冢中枯骨。

崇王自顾不暇。

安平王体量太小。

杨弦偏居一隅,且蜀府道路难行。

一旦恢复科举,只有陈墨才能真正的操办起来。

到时天下的读书人,怕是都得纷纷的赶往麟州。

“是啊,相国。陈墨请命恢复科举,显然是想通过科举选仕,拉拢人才,替他治理北方。一旦到那个时候,北方的百姓都知其名,谁还能与之匹敌。”芦盛的另一名幕僚说道。

“相国,万万不能答应,以免养虎为患。”

“.”

芦盛的幕僚们都在劝芦盛不能同意陈墨请命之事。

然,西凉是陈墨的盟友,芦盛在讨伐西凉,陈墨那边都没说什么。

若此时芦盛不同意陈墨的请命,陈墨那边必然会有意见。

另外,恢复科举只是对芦盛他们这些“野心家”不利,但对天下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若是芦盛不同意陈墨的请命,到时候陈墨把这事给曝出来。

天下的读书人定然会视芦盛为仇敌。

芦盛自然是有这些担心,将目光看向洛青阳,询问他的意见。

刚才洛青阳只说陈墨的野心昭然若揭,但并没有说要不要答应陈墨的清命。

洛青阳斟酌了一番后,道:“朝廷要答应陈墨的请命。”

“为何?”芦盛道。

洛青阳先是说了芦盛担心的事,旋即说道:“到时相国可让陛下下旨,将科举最后的会试地点定在洛南,且大张旗鼓的向天下宣告,这天下,到底还是大宋的天下,到时这天下的读书人闻之科举的恢复,也只会涌到洛南来。

况且,陛下在洛南,恢复科举虽是陈墨请命,但他并无资格举办科举,他若敢在麟州举办科举,我们便可借此控告他。”

洛青阳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摘陈墨的果子。

最后,洛青阳还道:“就算陈墨真敢在麟州举办科举,但这会试录取的贡生榜单,他该如何宣布呢?另外,会试之后还有殿试,而殿试只有陛下才有资格对会试录取的贡生亲自策问,他难道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代天行事不成。”

洛青阳的话不无道理。

芦盛的其他幕僚们,听完这番话后都陷入了思考,觉得洛青阳说的可行。

最终芦盛点头,决定明日就进宫,让天子下旨恢复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