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萧寒咳血奉天殿,满殿朝臣皆不如!(二合一)(2 / 5)

作品:《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国语,乃是一国之言,家乡话始终是家乡话,困于州府之所在,难以通传天下!”

“那又该如何彰显我大明国威!”

“而日后,外臣觐见陛下,究竟应该学习哪一方家乡话?”

“难不成,我大明天下,仍然是四分五裂!”

萧寒倒是义正言辞的看向朱元璋道。

顿时,朝臣心中为之一凛,便是齐齐闭上嘴巴,就连李善长与胡惟庸都不例外,皆是相互对视一眼,便是不再开口。

毕竟,我们讲述的是语言上的事,萧寒直接拉出国事,这还怎么玩?

况且,天下皇帝都是一个模样,不管是千古一帝,还是万年昏君,都有一条铁律,那就是手中的权力,绝不可以削弱。

那萧寒拉出天下,告诫朱元璋,天下一统,语言一统,也是必然,不然,大明与历朝历代有何不同?

果然!

萧寒话音落下,朱元璋脸上的犹豫,瞬间消失,随即,便是抬起眼眸,看向萧寒问道:“大都督,可天下的百姓,几乎都没有读过书,如何能学习国语,对此,大都督,可有办法解决?”

“启奏陛下。”

“以朝廷为中心,普及大明国语,再以朝廷为中心,下达各大州府,彻底将大明国语普及。”

“简而言之,就是让学会大明国语的官员下州府,以身作则,教授百姓大明国语。”

“同时,在各大州府县乡,设立定点考试,若是大明国语能及格者,登记在册者,赏。”

萧寒又是微微思索片刻,便是看向朱元璋躬身笑道:“如此一来,纵然同乡之间,还是以家乡话交流,但若是遇上外乡人,肯定是以大明国语交流,所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大明国语就已经深深的种在了百姓的心中,想忘却都难以忘却。”

“好主意!”

朱元璋的眼中顿时一亮,随即,便是忍不住拍手叫好道。

“启奏陛下,大都督之谋,臣不敢苟同!”

胡惟庸又是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便是看向萧寒拱手道:“大都督,朝廷定下赏赐,那天下百姓何其之多,恐怕就算是搬空我大明国库,都不一定能赏赐完吧?”

“况且,您也不能保证每个官员都能学会大明新语,那要是朝廷还是一团乱麻,天下百姓又该如何学习大明新语?”

“您总不可能为了一门新语,就重罚官员与百姓吧?”

胡惟庸的声音很轻,但对于大明新语这几个字却咬的格外的重,随即,话音落下,便是看向萧寒道。

大明新语?

胡惟庸,你飘了吧?

萧寒抬起眼眸,眼中闪过道道寒芒。

整座朝堂,就只有一个人能给他气受,而整座大明,也只有两个人能给他气受,至于其他人,谁敢得罪他,不是死,就是满门抄斩。

所以,胡惟庸,你真不会以为当上了左丞,就可以与本侯叫嚣吧?

还大明新语,就是不想承认大明国语的地位?

那可以。

看老子怎么玩你!

“胡左丞。”

“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寒窗苦读,读了大半辈子的书,难道学习一门语言,很难?”

“那本侯就不得不怀疑一下,他们读的书,究竟是什么书!”

“连最简单的以身作则,都做不到的话,那这样的官员,也配在我大明朝为官?”

萧寒的眼中,泛起一抹冷笑,随即,便是看向胡惟庸,讥讽道。

咳咳!

萧寒话音落下,又是咳嗽了两声,只不过将手帕拿开,上首的朱元璋与朱标,眼中皆是闪过一抹焦急。

那嘴角的殷红!

“本侯年少,少年称臣,心性难定,也知为国为民,敢为天下先,一心只求国泰民安!”

“为此,不惜日夜辛劳,只为我大明的繁荣,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尔等臣子,却是满心私欲,只为自己的便捷,而不顾我大明天下!”

“这样的官员,也配得上称为大明官员!”

萧寒看向手帕上的那一抹血迹,嘴角的笑容,却是愈发的扬起。

“轰!”

“陛下,臣等有错!”

一抹阴郁顿时闪过奉天殿,群臣皆是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向上方龙椅上的朱元璋,随即,便是齐齐跪倒在地!

萧寒的这一出,简直无解!

就连胡惟庸,都是愣在了当场。

身为大明官员,每个人都是读了十数年书的读书人,更是比萧寒年长,但就在萧寒为国殚精竭虑之时,他们却是在拖大明的后腿。

这让朱元璋如何能够忍受?

再者,身为读书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伱一个语言学不会,潜在意思就是,那就不用当官了,回家养大吧,不罚你,但也不用你。

“你们能否记住?”

朱元璋抬起眼眸,冷冷的看向群臣,轻声问道。

但这声音虽轻,但却充满杀意,更是吓得群臣将头埋的更深了。

“要是学不会,那这官,就别当了。”

“当然,朝廷不会罚你,毕竟,国语纵然在重要,始终是一门语言,罪不至死。”

“所以,要是真学不会,那便不学了,回家颐养天年去吧,毕竟,朝廷不怪罪,但也不用。”

朱标瞥了一眼朝中的文武大臣,便是走下了天子阶梯,从旁边搬过来一把椅子,放置在大殿之中,随即,更是直接将萧寒按在了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