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刘伯温已死,现在是番禺布政使刘相(3 / 3)

作品:《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就算你考稻草人代表什么,那还不是你这个出题人觉得应该是什么,原作者也得跟着说什么?

“这样吧,我明天动手,选一些知识点,给你出三套题,你从上面挑着问。”

萧寒略微寻思了一下,开口说道。

“这个好。”

“记得把答案写的清楚一点,别让我这个主考官到时候背错了。”

朱标呵呵笑着道。

“你就照着念呗。”

萧寒瞥了朱标一眼。

“那怎么行?”

“照着念显得我这个太子多没水平?”

朱标当即否决了萧寒的说法。

“行吧,随你。”

“还有事吗?”

“这一路走来,我也有些疲惫,没事准备休息了。”

萧寒摇了摇头道。

“还有一件事。”

“这一次,大明农学要术途径上来了六个平民百姓家的子弟,他们跟其他正常世家豪强和富商子弟不同,他们没参加过秋闱,你说到时候,我给他们安排个什么官职合适?”

朱标微微有些犹豫地问道,此事他也想过,但是却一直拿不定主意。

按理说,没有参与过秋闱,能直接参加春闱已经算是破例了。

若是还能直接放到州府一级的官职,必然会导致其他官员心下不满。

但是如果刚到县一级的官员,则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顶住偌大压力却只弄出了六个县级别的平民官员,朱标又怎么可能甘心?

“此事易也。”

“最近,应天府附近的州府不是都在进行收粮放钞的交易市场建造吗?”

“我们之前不是决定,将粮库作为一个独立衙门吗?不如现在就直接实施,叫做储粮司。”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就把他们放到粮库那边,让他们做州府一级的粮库衙门的副官,主要负责对收上来的粮食根据不同品质进行分类入库,以及评价给钞。”

“如此,他们是州府一级的官员,并且还能专业对口,最重要的是,粮库的储粮司衙门是我们新设立的衙门,那些其他官员哪怕心下不满,但是并没有挤占他们的利益也没法说什么,而且这件事,让这些靠着大明农学要术上台的官员来做,确实也是比他们那些读圣贤书的合适。”

萧寒不假思索,开口说道。

“有道理。”

“把他们放到储量司这样一个新衙门,还可以避免他们被那些世家豪强和富商子弟拉入利益集团,届时我以太子身份,激励他们一番,亲自给他们颁发官印,他们大概率会成为直属忠诚于我们皇室的一系官员。”

朱标一拍巴掌,满意说道。

“可以啊哥,都会举一反三了。”

萧寒呵呵笑着,对着朱标调侃道。

“不过这件事,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下才行。”

萧寒摸了摸下巴道。

“什么细节?”

朱标抬头问道。

“很简单,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明官员光会大明农学要术可不行。”

“之前我们聊的时候我就说过,他们比那些世家士子和富商子弟落下的知识,早晚是需要补上的。”

“四书五经他们可以不会,毕竟那些对于做官没有直接帮助,但是大明政治纲要和大明律之后还是要补上的。”

“所以你作为太子,得定期安排人去考核他们才行,而且这个考核的人,最好用我们淮西一派,避免那些平民子弟被世家文人那些人拉入伙。”

“毕竟,花花世界迷人眼,世家豪强和富商巨贾都有着他们的优势,我们还是要防一手才行。”

萧寒对着朱标解释道。

“这么就不好弄了,淮西大多数都是大老粗啊,就算是徐达叔叔他们那些读过书的,也不是很通大明政治纲要和大明律。”

“那么这么看,能派的人可就太少了。”

朱标轻叹了一声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从开始到现在,淮西一系,能够称得上经通政治的,无非也就三个人。

萧寒、李善长、胡惟庸。

萧寒有太多事要做,至于后边两个…

似乎也不太行。

“这就没办法了,实在不行,让李恒他们学一学,去充当一下核查官吧。”

萧寒也是轻叹一声。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历来皇帝都喜欢重用太监来制衡大臣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整个朝堂,放眼望去,基本都是世家豪强利益集团的人,那么这个时候,能够真正属于自己人的,除了宫里的太监还真就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

或者说,虽然宦官这个群体在历史上向来名声不好,但其本质上,乃是皇权的延伸,他们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或许滋生了野心会行废立皇帝之事,但绝不会想要换一批皇族。

而大臣,若是真的权势滔天,是真的有篡权的可能的。

如此,为了和臣子争权,皇帝自然会无可奈何地选择重用宦官。

也许,宦官自古的恶名,本身就是那些士大夫,对于皇权的一种打压,只不过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不是傻子。

所以不管你把宦官的名声弄得再差,人家还是会用。

“也只能这样了。”

朱标无奈开口。

虽然,让内官去当核查官,可能会让人反感,但确实,朱标也想不到更好的人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