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星际启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6章 沃森-13号行星(2 / 5)

作品:《星际启明

十多天后,一艘小型突击舰飞抵沃森-13号行星附近,开始对这颗行星进行环绕观测飞行,如果此刻有雷曼星系的矿工或是拾荒者在这里,或许会认出这艘小型突击舰就是拾荒之王的座舰。

这次李易依然只是通过真实系统前往太空,此行的目的是根据已吸收的认知,近距离对沃森-13号行星进行观察和数据比对,所以突击舰的发射基座上安装的是扫描仪和测量仪。

有关沃森-13号行星的各种信息数据其实早已有过测量计算,而且还被沃森家族制作成了记忆芯片,但记忆芯片里的认知信息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各项数据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要开发这颗行星,必须得先再测量比对一遍。

这事本来随便找个人来做便可,甚至发个任务到真实系统会有人抢着来做,但为了躲避那些维多利亚美女,也是对其他人提供的数据有些不太放心,李易便干脆自己亲自操刀。

打开系统里的星图,可以看到沃森星系与雷曼星系、布朗星系相邻,但与沃顿星系之间没有直达的跳跃星门,从沃顿到沃森,必须途径雷曼星系或者布朗星系,至于为什么相间隔或者更远的星系之间没有直连跳跃星门,以李易目前的认知也暂时不得而知。

放大星图,可以看到星系内的沃森-13号行星距离恒星第13远的大行星,故而得名,星系里有唯一的一颗恒星,被命名为沃森星,以沃森星为核心的这个星系便是沃森星系。

绝大部分星系都是按照这种规则命名的,星系名就是该星系的恒星名,但也有例外,比如沃顿星系,由于沃顿星是一颗宜居星球,其意义远超星系里的恒星,所以该星系以沃顿为名。

而如果是沃森-13号行星这种非宜居的资源星球,一般都是在星系后面加个数字代号,简单明了,当然也有例外,为了纪念或表彰那些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类也会以其名字命名,比如雷曼星系的昆哲星,就是以北沃顿雷曼家族第一任族长昆哲?雷曼命名的。

现在如果李易愿意,也可以把沃森-13号行星命名为“李易星”,但这种虚名他压根就没考虑过,就算真要弄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星球,那怎么也得是个农业星球才算完美,区区资源星球还是别寒碜人了。

沃森-13号行星没有卫星,据说原本是有一个卫星的,但那颗卫星半径只有20多公里,在人类眼里这样的卫星只是大一点的小行星罢了,于是……这颗卫星就被沃森家族的一个疯子一口气给挖没了。

由于卫星体积质量相对很小,距离也较远,而且不是瞬间消失的,所以没了之后,对沃森-13号行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即便对主星有潜移默化的小影响,对整个星系来说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