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山河志异 / 章节正文阅读

丁卷 第七十二节 梧高凤必至(1 / 2)

作品:《山河志异

对于陈淮生的两年闭关连破三重,一干人都是震惊之余又是艳羡无比,他们都很想搞明白陈淮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要知道陈淮生已经有过一次连破二重的经历了。

当初在回雁谷一气呵成,从炼气二重直入炼气四重,让无数人侧目,现在则更进一步,直接从筑基一重连跨三级,直入筑基四重。

包括宣尺媚在内的这些元荷宗弟子都无比好奇,陈淮生怎么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这种跨越式进阶飞升,这太不符合修行常理了,厚积薄发的情况有,但是往往都是在某一层级停滞时间太久,最后突然爆发突破。

可陈淮生这种晋阶从未超过两年的,怎么说也不可能是什么厚积薄发,入门七年就筑基四重,闻所未闻。

这已经不是天资禀赋过人能解释得过去的了,也不是陈淮生自身修行多么勤奋的原因,而应该是诸多因素凑在了一起,才能让陈淮生有这样几乎神话般的创举。

元荷宗的弟子进入重华派之后最开始还是颇受礼遇的,毕竟九莲宗崩溃了,重华派要摆出礼贤下士热烈欢迎的姿态,也要对玉菡宗和鬼蓬宗这些后来人有一个更好的示范。

但是在玉菡宗和鬼蓬宗的弟子加入后,再加上后来越来越多的其他九莲宗支弟子受到这三宗归附的影响,越来越多地来到河北,数量迅速飙升,这个情况就有所变化了。

哪怕不计入元荷、玉菡和鬼蓬三宗,九莲其他几个宗支的弟子也迅速从最开始的寥寥十余人增长到了几十人,到后来达到一百多人接近两百人,时至今日,仍然还陆陆续续有零散的九莲宗支弟子来卧龙岭投效。

这些零散来投的弟子大多是当了一段时间散修觉得日子不好过,还有一些是在原来被兼并之后留在那些宗门里受到排挤歧视后,听说九莲宗支的弟子在重华派里过得很不错,所以就陆陆续续来投。

在陈淮生闭关最后这半年里,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一度一個月里就有十来人来投。

可是时过境迁,当原来越多的九莲宗支弟子来投的时候,重华派宗门高层的心思都已经有些变了。

尤其是八百多弟子,已然有了一个大宗门的规模,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是巨大的。

而且这些弟子不是初期加入,而是后期来投,其忠诚度不言而喻,而其中资质禀赋特别优秀者也并不多了。

从老重华派乃至于原来丁家、凌云宗的角度来看,再大肆收纳这些弟子都不是最佳选择了。

但是早就夸下了这个海口,要改变政策不收,无疑是打重华派自己的脸,同时也会让已经进入重华派内的这些九莲宗支弟子寒心,所以这是不可能做的。

尤其是还有令狐醉和渡果这两个代表着九莲宗支弟子利益的角色存在,哪怕是商九龄、丁宗寿和李煜他们也要顾忌这一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接纳。

当然,大规模宣传那是早就没有了,另外进入宗门后也要作仔细甄别,防止是被其他宗门派进来的卧底。

总而言之,随着重华派宗门内九莲宗支弟子越来越多,宗门内对这些九莲宗支弟子的优待也越来越薄,进而变成一视同仁。

这种反差在最早加入的元荷宗宗弟子们心中感受最深。

而玉菡宗人家好歹还有令狐醉能出头,但却很难在顾及到其他九莲宗支。

渡果在伤势未愈之前一直闭关休养,所以也难以插言,元荷宗以及其他一些宗支的弟子现在内心也还是颇为失落的。

这种心态和情绪也反映在了包括虞弦纤、许悲怀、章芷箬和魏武阳这些弟子身上。

想当年陈淮生是靠宣尺媚和易初阳的面子才能走后门进入重华派,根本没有加入九莲宗的资格,只能退而求其次。

没想到短短七年过去,人家不但已经筑基中段,而且还成为重华派中显赫一时的大人物,独家洞府道院,隐隐有了领袖架势,可自己这一帮人,却还在炼气中段徘徊。

而宗门的月例也让他们感到捉襟见肘,家境好一些的还能过活,家境差一些的就更难以维系了。

但即便是魏武阳和许悲怀这种家境甚好的弟子,一样对陈淮生羡慕得要死,筑基中段啊,与还在炼气中段的他们相差如此之悬殊,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陈淮生的资质禀赋就真的比他们强这么多?

连号称百年难遇的天纵奇才宣尺媚都被甩下了几个身位,这里边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

重华派这几年里虽然遭遇白石门的欺凌,但是却表现得不屈不挠,哪怕是被流放到河北,但是却依然表现出了蒸蒸日上气吞山河的气势。

之前重华派甚至没有一个紫府真人,但商九龄、朱凤璧乃至李煜在五年内却次第荣登紫府,一下子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地方宗门跃升成为逼近一线大宗门地位的后起之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