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山河志异 / 章节正文阅读

丁卷 第八十二节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1 / 2)

作品:《山河志异

现在的重华派局面有些混沌。

这两年里九莲宗诸宗支的弟子陆陆续续来河北投靠重华,人数增长了不少。

许多当了一两年散修的弟子发现散修日子不好过,还有些在已经被收编的宗门里过得不顺心,得闻似乎重华派成了收罗九莲宗各宗支弟子的大本营,都纷纷呼朋引伴而来。

最初净芙宗在重华派里的弟子只有二十余人,但这一年多里有陆续有十来人进来,增长到了四十余人。

宋道阳其实也知道,现在宗门已经有些不太愿意接受九莲宗支的弟子了。

实在是这个群体数量太大了。

原来九莲宗弟子总共是一千六百多号人,真正被打垮之后留下被收编的弟子不过区区两三百人,除了被诛杀的外,总共大概有近千人都流落出去了。

除开当初最早的玉菡宗、元荷宗、鬼蓬宗、汐芸宗大概有两百来号人外,后来陆续进入重华派各总支的弟子又有两百来号。

包括宋道阳也是这后边才加入的。

这也给重华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而且后来这些弟子心气都还挺高,来了卧龙岭总还想要摆出大宗出身的架势,动不动就显摆,就更不受人待见。

宋道阳也听到了一些说法,说宗门高层宁肯在燕州六道招录新弟子,也不愿意再接纳这些九莲宗支弟子了。

因为这些新弟子更守规矩更知道感恩,也更好培养,相比之下九莲宗支弟子自然就是爱拉帮结派抱团,牢骚不少,不好管理了。

不过这只是内部的一些传言说法,真正当九莲宗支弟子来投时,宗门也没有明确拒绝,只不过审查更为严格了,理由就是防止其他宗门来渗透。

其实九莲宗支之间也没有那么和睦。

玉菡宗原来只是整个九莲宗中一个依附于净芙宗的小宗,并没有太多其他突出之处。

但玉菡宗现在在重华派中的九莲宗支群体里却是一支独大,有令狐醉将要加入长老堂,但要指望令狐醉为现在整个九莲宗支在重华派中的四五百号人发声,纯属痴心妄想。

而且从理智的角度来说,令狐醉也不适合为整個九莲宗支代言发声,那只会引来重华派高层更大的忌惮。

一盘散沙,或者大家都逐渐认同自己为重华派人,这才是重华派高层所乐见的,真要抱团同气连枝,那就招祸不远了。

正因为如此,宋道阳在这方面还是相当谨慎的,和其他宗支也保持着距离,只是本宗支弟子走得近一些,就是不愿牵扯到其中。

不过陈淮生是根正苗红的老重华弟子,而且还是掌门亲传,他要来拜会没谁敢说什么,这一点宋道阳倒没有什么忌讳。

他只是不明白陈淮生找上自己是为什么。

注意到宋道阳小心翼翼的神色,陈淮生也能理解对方的谨慎。

“宋师兄,小弟今日来是有些事情与宋师兄商议,和宋师兄担心的那些事情无关。”陈淮生先给宋道阳吃一颗定心丸。

宋道阳略感尴尬,他知道自己的神色暴露了自己的心思,但这样更好,算是一个态度。

“陈师弟能理解就好,我这松涛道院初建,现在的心思也就是沉下心来好生修行,除了我本人外,也还有几名师弟师妹,原来净芙宗在宗门里的弟子并不多,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也就是相信我本人我也知根知底的人才同意他们进来,……”

听着宋道阳解释,陈淮生笑着摆手,“宋师兄,我可没资格去管这些,也没有兴趣,我此番来,是想邀请宋师兄。”

“邀请?”宋道阳惊诧地问道。

“对。”陈淮生沉吟了一下,“宋师兄既然建了道院,这花销肯定不小,还有一些师弟师妹追随,恐怕日后开支更大,单靠宗门月例,怕是很难支应吧?有没有考虑过如何维系,或者说找一条渠道门径来帮助解决呢?”

宋道阳眼睛一亮,身体下意识地前倾,注视对方:“陈师弟可有教我?”

陈淮生一看就知道对方也是一个活络之人,显然是听出了自己话语里的话外音,而且兴趣很大,这就好。

陈淮生瞟了一眼侍奉在一旁的弟子,宋道阳立即一挥手,让其他人退去,陈淮生这才开口。

三言两语便将情况说明白,宋道阳也忍不住搓手,既有些振奋,又觉得有些棘手。

他不清楚陈淮生所言可以对付月庐宗紫府真人的朋友是何方神圣,但对方不可能拿这种事情来儿戏,所以也不担心,但自己可能要对付一名筑基八重,却让他压力巨大。

虽说陈淮生只说拖住对方即可,但是这谈何容易,万一没拖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