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兰泡(2 / 4)

作品:《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这对于遍布河流的远东地区和岭北地区,对此种内河炮艇的需求,简直不要太强烈!

跟齐国关系非常密切的荷兰人早在十几年前便注意到了齐国人的这种内河浅水船只,并试图想获取若干艘,以便他们能够在莱茵河、马斯河,以及西北濒海处的艾瑟尔湖上拥有一定的水上机动优势,不论是和平时期运输货物,还是战争期间,封锁河道,阻止法国人的入侵,都能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为了保有技术优势,齐国婉拒了荷兰人的请求,仅对他们输出了一些工艺水平不高、功率不大、技术也不是太先进的蒸汽抽水机和蒸汽起吊之类的设备,另外,还有一些应用于呢绒纺织产业的蒸汽动力设备--据悉英格兰已经有类似设备,使得他们的呢绒产业在欧洲市场上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为了给英格兰人添堵,打击他们的蒸汽机研究制造能力,同时也为了扶持荷兰的传统呢绒产业,齐国对其有限开放了棉纺织生产设备。

最为著名的联合省比瑟姆造船厂就可以造出一种吃水较浅、航速较快的内河或近海船只,但动力部分却一直无法解决。也就是说,在内河江湖中,他们即便能造出了小型快速船只,也是会为其安上风帆,而不是像齐国人那样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这样一来,其实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内河船只航行在航道复杂的江河之中,船只的机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也是齐国人为该款船只安装小马力蒸汽机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囿于材料、加工精度和设计等方面的欠缺,不仅造船技术先进的荷兰人暂时无法生产制造内河炮艇这种“高级玩意”,就连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英格兰人,也是望之而兴叹,只能将主攻方向投注于大型海船的蒸汽机研发上。

不过,随着齐国蒸汽机技术的更新迭代,一些过时的,或者技术稍稍落后的蒸汽机设备和机器也开始主动向外扩散,汉洲本土周边的南洋领地、亲近的藩属国、重要的地区盟友,从矿山抽水机,到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舰船,从普通的民用蒸汽驱动设备,到被称之为军国利器的机床,甚至就连蒸汽机车,也在成套成套的卖给这些国家和地区。

毕竟,国内部分工矿企业也有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需求不是?

在民用工业如此,在军事领域方面亦同样有迭代需求。随着铁甲舰的实战性能在齐英战争中得到验证,海军旗下众多相对落后的纯风帆战舰也将面临逐步裁汰的境地。

在过去几年,齐国就与顺国、卫国、吕宋,以及北明敲定了一系列有关战舰的交易合同,陆续将十八艘服役超过八年以上的风帆战舰以2-3折的价格出售给这些国家。

同时,齐国海军还将旗下二十余艘千吨级以上的战列舰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更换了功率更大的蒸汽机,在关键部位安装更加厚实的防护装甲,在提升战舰航速和机动性的同时,相应增强其一定程度上的抗打击性。

星罗棋布的海军基地,规模巨大而又战力强横的一支支舰队,还有诸多藩属国和战略盟友,可以说,齐国已经牢牢控制着东方海洋世界,想当然地将该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虽然秦国人口众多、领土广阔,更是与齐国同为华夏一脉,数十年前,两国开国皇帝甚至还达成了一份所谓的百年盟约,畅想共筑东方华夏世界。

但是,随着齐国实力的急剧膨胀,野心自然也随之慢慢滋生,试图要充当整个东方文明的领导者和引领者。